区块链网站|NFTS 币种百科 金易:数字货币30年

金易:数字货币30年

广告位

靳毅:数字货币30年

风风雨雨30年!

-数字货币的前世今生

前世:数字货币的艰难探索之路

数字货币的创新不在于“数字化”或以电子方式存储账户余额。早在1958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就在美国银行用于储蓄业务。20世纪60年代,自动取款机开始取代收银员。成立于1973年的SWIFT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电子结算网络。上世纪80年代,用户可以用银行卡或信用卡在电脑系统上完成转账业务。银行账户电子化不再是一个新问题。

20世纪80年代,数字货币的出现满足了以下三种需求:

1)快速便捷的零售支付需求。传统金融的高成本使得信用卡等支付手段很难完成小额支付。所以数字货币首先要解决的是零售支付问题——,让商家和客户之间的小额支付更加方便快捷。

2)个人隐私保护的需要。信用卡绑定了个人信息,银行可以追溯消费者的所有消费记录;当使用信用卡进行在线支付时,消费者还需要向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信用卡信息。今天,我们习惯于将个人信息提交给银行、电子商务公司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等。然而,在80年代的美国,网络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数据加密协议刚刚兴起。人们对个人隐私和支付安全深感担忧。

3)对现代货币制度的反思。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金本位制崩溃后,世界各国开始采用信用本位制。货币供应量不再取决于国家黄金储备,而是取决于政府为发展经济而制定的货币政策。为了防止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政策盛行,带来了持续的通货膨胀和政府过度干预等问题。此时,自由主义货币理论和政策兴起,弗里德曼强调货币稳定的重要性,提出单一货币规则,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以稳定货币供应。哈耶克则提出了更激进的路线,即放弃法定货币,实行“货币非国有化”,由私人个体发行货币,通过竞争在市场上形成内生的货币体系。

在此背景下,以密码学家为代表的学者开始了数字货币的创新之旅。回顾这段历史,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不成功的尝试。在比特币出现之前,无论是数字黄金货币、加密货币还是基于信用卡的技术,都有数百种数字货币列表。我们通过四种有代表性的数字货币来回顾这段历史,它们推动了货币的创造过程,并探讨它们在货币形态演变中的历史意义。

1982年:埃卡什

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数字货币

与银行卡或信用卡支付相比,现金有一些缺点,如不方便和不安全,但其明显的优势在于匿名性。使用现金支付时,银行无法获取用户的交易信息,卖家也无法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

1982年,大卫乔姆(David Chaum)首次提出将加密技术应用于现金的想法,并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论文,名为《盲签名》(Blind Signature)。这种盲签名技术可以支持匿名交易,既保留了现金匿名的优点,又将现金电子化,解决了现金携带的安全问题。

eCash的操作方式可以简单理解为:付款时,付款人向收款人发送一张包含金额和银行签章的电子卡,收款人凭此卡向银行领取相应金额的美元。为了保证电子卡不可复制,每张卡都有唯一的序列号,使用过的序列号不能重复使用,有效避免了“重复支付”。

但序列号的唯一性也决定了银行可以将序列号与用户一一对应,用户的隐私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卫的盲签名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付款人用盲函数转换序列号并发送给银行,银行在不知道原始序列号的情况下进行签名。这个过程叫做“盲签”。

银行签字后,卡片会被寄回给付款人,付款人会“盲”获取原始序列号,然后将带有银行签字和原始序列号的卡片寄给收款人。收款人将卡寄回银行,银行确认签名属实(但不知道何时、为谁签名),记录原序列号并确保不重复记录。然后,银行向收款人发送一张有新序列号的卡,进行新一轮交易。

1989年,Jom将数字现金的想法商业化,创立了DigiCash公司,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数字货币——eCash。最初几年,DigiCash风头正劲。ING Barings和高盛希望在两年内将DigiCash引入股票市场。比尔盖茨计划将eCash嵌入Windows95,网景也曾接触投资,但都被Jom以各种理由拒绝。1996年,信用卡公司Visa想投资4000万元进行合作。Jom突然提价到7500万,导致合作失败。

当时eCash系统也受到一些银行的青睐。1995年,美国马克吐温银行是第一家尝试电子现金系统的银行。1996年与德意志银行合作,随后与其他6家银行合作,但eCash的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只有300名商户和几千名马克吐温银行用户注册了eCash。随后,DigiCash走上了与花旗银行漫长的谈判之路,因为花旗的7000万用户对DigiCash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然而,风险投资家似乎已经不耐烦了,纷纷撤资。最后,DigiCash在1998年宣布破产,革命性的电子现金到此结束。

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总结出eCash失败的两个原因:1)公司管理不善。很多员工对公司创始人Jom的评价是“过于理想化、固执、偏执”。DigiCash和微软、VISA的刷脸,直接让eCash错过了一个时代。2)匿名交易很难得到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支持。虽然eCash的匿名交易很好地保护了用户隐私,但银行无法追查资金流向,触动了银行利益,造成监管困难。所以银行对使用eCash系统并不积极,直接导致eCash无法触达用户。但从根本上来说,eCash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必须有一个由中心组织管理的服务器才能运行,而且这个服务器必须参与每一个交易。如果服务器停止工作,事务必须暂停。

无论如何,eCash是数字货币历史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尝试。作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极大地鼓舞了密码学家对数字货币的热情,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996年:电子黄金

数字货币是谁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除了方便和隐私保护的需要,金本位崩溃后,一些政府滥用货币发行权,导致恶性通货膨胀。金本位制支持者的声音再次响起,道格拉斯杰克逊是其中之一。1996年,道格拉斯杰克逊创立了电子黄金公司。e金1:1锚定黄金价格,做100%黄金储备,让金本位时代的交易模式电子化。用户可以用法币兑换e金,也可以直接在不同客户之间转账e金,具有支付功能。

e金宝无需信用卡、银行账户等复杂手续即可快速、便捷、跨区域交易,成立以来发展迅速。2009年,e-gold在165个国家拥有超过500万个账户,黄金储备超过3.5公吨。雅虎、亚马逊等巨头公司都开通了e金支付交易,可见其当年的影响力。

从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数字黄金货币迎来了它们的“高光时刻”,数字黄金货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E-Bullion和E-dinar成立于2000年,GoldMoney和1MDC成立于2001年,Pecunix、Crown Gold和Liberty Reserve成立于2002年。可惜好景不长。2009年,电子黄金系统的匿名性为黑客在东欧洗钱提供了犯罪基础。此外,平台不断遭到黑客攻击,最终因政府施压而破产。其他数字黄金货币也紧随电子黄金的脚步。

表面上看,e金失败的原因是其匿名交易系统成为了犯罪的温床。用户在注册和使用e金账户时不需要提供真实身份。e金可以在同类账户之间自由转账,可以轻松转换成各国法币。它可以成功规避全球货币清算系统,成为非法资金转移的捷径,从而成为各种犯罪活动的重要工具。

比如在贩毒、贩卖人口等一些非法交易中,e金是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e金作为传销诈骗的名称,2007年传入中国(百度百科中e金仍定义为跨国传销)。因此,e金受到了监管部门的打压,走上了破产的道路。但根本原因和eCash是一样的,就是它始终需要一个集权的组织来运作。一旦中心组织出了问题,相应的数字货币将不复存在。

电子黄金已经成为历史。虽然在技术上与加密货币无关,但它是第一种进入大众视野的数字货币,它的辉煌第一次证明了数字货币有着广泛的需求,对后来的数字货币浪潮起到了极大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1998年:b股货币

应用分布式会计技术

eCash和e-gold的失败归咎于集权化的运营机构,人们对现代法定货币制度的质疑也来自于他们对中央银行和其他信用中心的不信任,从而产生了分权化的思想。

1998年,戴伟提出了数字货币(——B-money)去中心化的思想,首次提出分布式存储技术在数字货币中的应用,并定义了分布式记账的概念,即多个具有记账功能的节点维护一个共同的特定账簿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分布式边缘技术(DLT)的基本思想可以理解为一种集体簿记。交易员发起交易时,会广播交易信息。网络中的所有用户都有帐户。在以前的货币系统中,只有一个集中的簿记员,如银行或Digicash,负责跟踪每笔资金的流动。在B-money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份完整的记账本,资金的动向可以从任何人的账本上追踪和查询。所以B币可以去中心化。

由于分布式记账技术是分布式存储系统,所以也必然面临一致性问题。但B钱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共识机制,所以B钱面临两个核心问题:

1)重复支付。双重成本是数字货币面临的重要挑战,其本质是分布式存储系统面临的一致性问题。因为数字货币只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段数据,很容易复制粘贴。在银行系统中,专门的银行工作人员负责检查每个账户,以确保没有重复支付。在eCash系统中,也有验证序列号不重复的中央机构。但是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中,谁来保证用户不会重复付费?戴伟还提出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设立服务器账号记账,并为服务器账号设计奖惩制度防止作弊,但其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

2)货币生成问题。更大的困难在于货币的创造。没有中央组织。谁发行b货币,如何衡量其价值?根据戴伟的想法,要求所有账户持有人共同决定计算金额的成本,并就此达成一致,从而获得具有相应价值的货币。然而,随着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很难准确及时地获得计算金额的成本信息。所以B币并没有成为现实。

-B-money并未在实践中应用,但其设计理念和背后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却有着深远的意义。此后,许多数字货币都采用分布式记账作为底层技术,包括比特币。《比特币白皮书》,全文第一次引用来自B-money白皮书。

2005年:比特币

引入共识机制

2005年,Nick Szabo提出了Bitgold的思想,引入了PoW共识机制,以新币奖励作为挖块的奖励机制,成功解决了“账面一致性”和“货币生成”的问题。此时的Bitgold已经非常接近比特币,可惜尼克萨博擅长理论研究却不擅长编程。虽然他试图找到一个能够实现他想法的开发者,但是没有得到回应,所以Bitgold的想法没有成功落地。

到目前为止,数字货币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从eCash到B币,再到Bitgold,曾经辉煌的e金。一代又一代的数字货币先驱,以他们对隐私的坚持和对自由货币的向往,试图创造一种理想的数字货币,但最终都失败了。但这些探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们加速了货币形态从实物货币向数字货币的演变。

今生:加密货币的崛起

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引发了全球金融灾难。许多金融机构和银行受到冲击,政府和银行管理经济的能力受到质疑,信贷跌至低谷。美国政府向华尔街注入大量资金,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这些操作的本质无非是印钞刺激经济,居民财富大幅缩水,货币非国有化的概念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货币非国有化是哈耶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核心论点是,只有废除政府对货币创造的垄断,物价水平才能稳定。同时,哈耶克提出了政策建议:允许几家私人发钞银行发行不同的货币,在市场上竞争。在允许公众自由选择的条件下,公众会选择持有或使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抛弃币值不稳定的货币,从而促使各发钞银行不断调整自己的货币供应量,使其币值稳定,从而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

在此背景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正在兴起。通过梳理当前市场主流加密货币的发展历史,探索加密货币的历史逻辑和未来发展方向。

2008年:比特币

第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问世了。

2008年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的人在cryptopunk上发布了他对数字货币的新想法:“我正在开发一个新的电子货币系统,它是完全点对点的,不需要可信任的第三方的介入”。2009年1月,他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和第一版开源比特币客户端,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也意味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1月3日,中本聪挖出比特币区块链第一块,即创世块,第一枚比特币问世。

比特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利用区块链技术成功解决了数字货币在探索阶段的致命问题。

1)比特币区块链是纯分布式P2P网络系统,分布式存储采用b-money分布式记账技术(DLT)。2)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和密码哈希函数(SHA256函数)解决点对点交易信息的传输和加密。3)使用PoW作为共识机制,比特币区块链系统每10分钟生成一个新区块,其中包含一定数量的货币基础作为奖励,并设置特定算法来维持比特币供应量的增长。一开始一块可以获得50个比特币,以后每增加21万块奖励减半。直到2140年,比特币才会完全分发,所以比特币的总量=210000(50 25335412.5…)=209999802100万,避免了通货膨胀的悲剧在比特币上重演。4)比特币区块链降低51%的攻击可能性。一方面,基于PoW的共识机制使得节点挖出块的概率与其计算能力成正比。发送51%的攻击,意味着掌握51%的节点,成本很高;另一方面,一旦某个节点掌握了51%的计算能力,比特币系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信任危机,相应的币值可能大幅下降,攻击者能够获得的收益远远小于成本。

随着比特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

交易速度慢。为了避免区块链频繁分叉导致的共识机制效率低下,比特币设置了每10分钟生成一个区块的机制,这意味着至少需要10分钟才能确认一笔交易。然而,随着比特币用户越来越多,其转账速度也变得令人头疼。比特币的处理速度只有每秒7笔(VISA每秒2万笔,2018年“双十一”并发峰值超过每秒9万笔)。

交易成本高。使用BTC转账时,矿工会将收到的广播交易打包成块,然后在交易完成前广播出去。比特币区块的大小只有1M,矿工最多打包100万条交易记录。如果转账次数过多,不仅会造成网络拥堵,矿工的打包顺序也往往是根据手续费来决定的,从而抬高了手续费(比特币最高交易费一度达到55美元以上)。事实上,这已经背离了中本聪创造比特币的初衷:——“我们至少应该允许一些自由交易”。

通货紧缩趋势。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悲剧,中本聪限制了2100万个比特币的流通。但是,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3354通货紧缩。如果比特币是普通货币,由于总量固定,发行利率固定,比特币无法根据市场供求调节货币供应量;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比特币计价的商品会越来越低,比特币的价值会越来越高。人们的理性行为是储存比特币,这将进一步降低比特币的流通规模,使其陷入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

安全问题。比特币所谓的安全不是指私有财产的安全,而是账本不能被篡改的安全。无论是作为交易媒介、支付手段还是投资产品,私有财产的安全性可以说是持有人最关心的问题,但也是比特币发展的重要瓶颈。比特币一般存储在移动设备、电脑或在线钱包中。如果你的移动设备丢失,电脑损坏,比特币也会丢失无法恢复,网上钱包被黑客攻击或者交易平台卷款跑路。例如,曾经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在2014年3月遭到黑客攻击,损失超过75万个比特币,市值3.65亿美元。

隐私问题。比特币因其匿名性,一度受到不法分子的追捧。虽然用户是匿名的,但是节点的信息是完全公开的,仍然可以通过IP地址、MAC地址等发现用户的真实身份。ChainAnalysis是一家区块链分析和合规公司,是一家著名的区块链情报公司。通过使用各种技术,它掌握了大多数比特币用户的真实信息,监控各种数字货币的流向,帮助政府追踪与恐怖融资和洗钱有关的交易。

2011年:假币

Litecoin凭借场景优势脱颖而出。

随着比特币系统交易速度慢、成本高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基于比特币的技术架构进行了改革和升级,开发出了比特币的各种替代品,我们称之为altcoin。2011年,世界上至少有100种假币,如Litecoin、Dogecoin、DASH、Monero、Zcash等。其中Litecoin因为在场景上的优势脱颖而出。

2011年10月,美籍华人李奇微创立了Litecoin。在比特币的基础上,莱特币做了三点改进。1)更快的交易确认:莱特币网每2.5分钟可以处理一个区块(比特币是10分钟),所以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确认。2)更容易挖掘:Litecoin在其工作量证明算法中使用了ColinPercival最先提出的scrypt加密算法,相比比特币(SHA256函数)更容易在普通计算机上挖掘Litecoin,并且可以减轻挖掘节点在区块链添加新块时所面临的计算负担。3)货币多:莱特币增加货币供应量。比特币总供应量2100万,莱特币增加到8400万。

背着假币的标签,莱特币在2016年迎来了拐点。作为比特币新技术的试验田,莱特币引起了广泛关注。每个比特币块的大小限制在1M以内,可以打包的交易数量有限。隔离和闪电网可以解决比特币交易拥堵的问题。隔离就是先把每个事务的非关键数据挑出来,缩小体积再打包成块,这样每个块能容纳的事务数量就增加了。闪电网相当于在主网之外开一个子网先交易,两种技术都有望提高交易处理能力。但是理论上可行,不代表没有分歧。比特币社区对当年的扩张方案路线之争喋喋不休,莱特币执行迅速。2017年5月率先在主网成功激活隔离见证,随后闪电网也被激活。两项技术在莱特币上被验证可行后,都被应用到比特币上,莱特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此后,莱特币作为比特币的小白鼠和新技术的试验田,一直在不断尝试落地更多新的区块链技术。

赋予莱特币流通价值和落地场景,是莱特币区别于其他山寨币,支撑其市场价值的重要原因。2018年2月,其独家支付系统LitePay推出,将LitePay从互联网上的加密货币带入现实世界。通过LitePay,企业可以被允许在世界任何地方接受LitePay支付。即使LitePay在一个月后停止运营,仍然有超过4500家商户接入Litecoin进行支付。2019年1月,鲍勃摩尔汽车集团的俄克拉荷马城经销店开始支持客户用莱特币支付汽车。2月,莱特币宣布与移动加密支付应用Spend建立合作关系,增加莱特币支付的应用场景。凭借比BTC更好的交易优势和应用场景的拓展,莱特币在众多假币中脱颖而出。目前莱特币每枚约90美元,流通市值约60亿美元,排名第五。

2014:从区块链1.0到区块链3.0

从货币到通行证

虽然各种“山寨币”对比特币进行了修修补补,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比特币及其区块链的“功能单一”缺陷。区块链技术能够传输、记录和存储的信息远不止数字货币中的交易信息。事实上,除了数字货币的交易,还有许多类型的信息可以存储,许多“点对点”的场景可以扩展。因此,区块链2.0和区块链3.0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不仅是将区块链视为数字货币中的去中心化支付平台,而是通过增加链的扩展功能,建立各种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仅靠区块链是不够的。它需要一个可以在内部流通的价值载体,也作为参与者的激励。这种充当价值载体的新型数字货币被称为“通行证或代币”。

1.以太坊:区块链2.0-契约

比特币系统之所以功能单一,是因为其协议的可扩展性不足。例如,比特币区块链中只有一个符号3354比特币,用户无法自定义其他符号,例如公司的股票或债务凭证。此外,比特币区块链协议中使用了基于堆栈的脚本语言。这种语言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启用了多重签名等功能,但不足以构建更高级的应用,比如运行小程序。

2014年7月,Vitalik Buterin创立了以太坊,旨在解决比特币扩展性不足的问题。以太坊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一个开源开放的智能合约平台,供开发者使用。所有开发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以太坊上搭建自己的应用和发放令牌,开发自己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场景不限。简单来说,比特币系统是一套分布式数据库,而以太坊更进一步,可以理解为分布式计算机:区块链是硬盘,以太坊里的矿工是CPU,合约是程序。以太坊通过智能合约的设计和开发,可以实现各种商业和非商业环境下的复杂逻辑,如众筹系统、数字货币、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多重签名安全账户、供应链的跟踪监控等。当然,这台电脑不是免费使用的,计算、存储、运行程序都有一定的成本。所以以太坊系统也需要一个可以在内部流通的价值载体3354以太坊。

为了获得开发资金,Vitalik采用了众筹模式。2014年7月24日起,以太坊进行了为期42天的以太坊预售(以比特币支付),最终筹集到31531个比特币,相当于当时的1843万美元,对应售出60102216个以太坊。2015年7月,以太坊第一版正式上线,预挖的7200枚以太坊币发放给众筹参与者。月底,以太坊开始在几家交易所进行交易。

2015年11月19日,以太坊向社区提出了用邰方区块链智能合约发行可互换代币的方案,即ERC20标准。在全球分布式以太坊系统和ERC20标准的帮助下,任何人只要在以太坊上简单地写一个智能合约,创建一个代表价值的通行证,就可以在十分钟内花费几十美元制作并发放一个代币。在项目开始前发行代币的目的一般是为项目的开发和维护融资,所以这个过程被称为初始投币(ICO)。

2017年初,由摩根大通、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集团、纽约梅隆银行、汤森路透、微软、英特尔、埃森哲等20多家全球顶级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成立了企业以太坊联盟。以太坊(Ethereum)催生的加密货币,最近成为继比特币之后的抢手资产。目前以太坊大约200美元一个,流通市值超过200亿美元,排名第二。

2017年ICO爆发,“虚拟养猫”游戏暴露出可扩展性的问题。很多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项目都是通过以太坊发布的ERC20标准的pass来资助的(目前以太坊的ERC20标准已经发行了超过10万个代币)。2017年底,基于以太坊平台的养猫游戏CryptoKitties由设计工作室AxiomZen打造。不到10天,它一跃成为以太坊上交易量最高的DApp。市场上一只虚拟电子猫的最高标价是340万美元。这种有趣的区块链游戏虽然给以太坊带来了乐趣,但也给以太坊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其交易长期处于拥堵状态。这是由于区块链的工作原理。每个区块链事务都需要由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处理,这就限制了可以同时进行的计算量。这暴露出以太坊并没有完全解决比特币的可扩展性问题。

2.EOS:区块链的应用3.0——

比特币功能单一,主要是记账功能;以太坊是可编程的,在比特币的基础上运行小程序,并加入了“智能合约”的功能,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首先,以太坊网络的吞吐量是每秒15-20次,所以以太坊网络经常拥塞,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网络确认转移;其次,以太坊的可扩展性不足以支持大量或更高级的程序。

2017年6月,EOS发布了第一版白皮书。与以太坊相比,EOS侧重于高性能。1)1)EOS网络的吞吐量可以达到每秒4000次,传输速度比以太坊快很多,基本可以实现“秒到”;2)EOS扩展性更强,可以在EOS系统中开发更多功能的小程序。通过一个类比,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比特币就像当年的手机一样,只有打电话的功能;以太坊就像一部小灵通手机。除了打电话,还可以运行一些俄罗斯方块之类的小游戏。EOS和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不仅可以打电话、运行小游戏,还具备上网、发邮件等商业应用。所以,EOS。IO类似于区块链的操作系统,使得更多的开发者能够基于EOS快速便捷地构建DApp。IO平台。

2017年7月2日,EOS基于以太坊的ERC20标准发行了10亿代币。EOS初创公司Block.one在一年的ICO众筹环节共筹得720万以太币,融资规模达42亿美元。EOS一共发行了10亿个EOS币,其中ICO发行了9亿个币,Block.one开发团队拥有1亿个币。EOS自发布以来发展迅速。目前EOS约4美元一张,流通市值约40亿美元,排名第七。

2014年:货币稳定

锚定资产,维持币值稳定,实现交易功能。

随着区块链进入2.0和3.0时代,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1)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种类快速增长,不同货币之间直接交易的难度大大增加。截至2019年8月7日,仅CoinMarketCap上记录的货币就有2432种,它们之间的汇率数量高达24322431。2)数字货币应用场景的拓展和用户的扩大,使得币值波动巨大的传统数字货币难以满足大众作为交易媒介的需求。BTC和ETH网络中的总有效地址数字增长迅速,已经从小玩具发展到非凡的技术。3)数字货币的市场影响力提升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数字货币主流交易所逐渐暂停或关闭法币通道。2017年9月4日,央行、工信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ICO定义为非法融资。2017年7月27日,Huobi.com推出火币Pro站,提供数字货币之间直接交易的兑换对,并在9月监管行动后关闭了原CNY法币兑换对。

新形势下,“稳定货币”应运而生。它通过特定的机制锚定其价值和价格,以实现价格稳定,并在许多私人数字货币之间充当交易媒介。稳定货币利用区块链技术模仿法定货币的货币稳定机制,如:设立储备,储存部分资产(如美元等法定货币)作为储备,支持和维持稳定货币的价格(类似法定储备);当稳定货币价格大幅波动时,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等方式(类似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进行买卖,从而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的稳定货币数量,达到稳定价格的目的。

1.USDT:锚定美元以稳定币值。

2014年,Tether公司发行了—— TEDA (USDT)的代币,借助比特币网络锚定美元价格。USDT完全与美元挂钩,价格基本维持在1美元左右。USDT价格稳定,可以方便地与法定货币兑换,因此可以满足数字货币之间安全高效交易的需求,为投资者进入和交易提供便利。

2017年,数字货币的牛市帮助以USDT为代表的稳定货币快速发展。2017年年中,数字货币市场进入牛市,BTC收盘价从2000美元左右涨到近20000美元,ETH收盘价从100美元涨到1000美元,稳定货币的需求也增加,USDT规模迅速扩大,USDT换手率达到。2017年10月,火币Pro陆续推出BTC/USDT、ETH/USDT、LTC/USDT等交易对,有效发挥交易媒介的作用。

2018年,USDT出现信任危机,私人发行法定货币锚定稳定货币的信用风险暴露。2018年10月,USDT托管银行NobleBank出现破产传闻,USDT出现信任危机,引发恐慌性抛售潮。这种号称100%全额法币抵押,价格不会低于0.98美元的稳定货币,一路跌到0.89美元。信任危机后,USDT信用风险逐渐暴露,Tether操作不透明,美元储备存放在不知名银行,不再提供第三方审计报告。它是否拥有足够的储备值得怀疑。在使用银行债券之初,私人银行信用有限,经常因为挤兑而破产,USDT也有同样的风险。而且,即使充分的准备执行得很好,持有美元的银行也将面临资产缩水甚至破产的风险。

系绳公司官司缠身,其他稳币趁机发力。2019年4月25日,纽约总检察长以“欺诈”的名义对Bitfinex和Tether提起诉讼。在长达23页的指控中,纽约认为Bitfinex挪用了Tether总计约8.5亿美元的准备金。事实上,自从《USDT》发行以来,泰瑟就一直处于不断的诉讼中。在此期间,其他稳定的货币趁机努力优化USDT现存的问题。比如TUSD进行第三方托管,定期审计,引入智能合约发放和销毁TUSD,Paxos引入政府监管。为了规避风险,各大交易平台纷纷推出其他稳定货币,USDT的市场份额直线下降。

2.天秤座:用多项资产作为储备,稳定币值。

USDT等稳定货币锚定单一资产法币,币值不稳定,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此外,USDT在数字货币二级市场之外没有成熟的应用场景。

2019年6月18日,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公司脸书联合各行业领先机构发布《Libra白皮书》。Libra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以一篮子银行存款(包括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法币)和短期国债作为储备资产,增加对Libra稳定货币的信任度,最大限度降低货币波动风险。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无国界的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为数十亿人服务”。这个基础设施包括技术系统、价值系统和治理系统。

技术:天秤座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为了避免比特币区块链(纯分布式P2P架构)的缺陷,采用混合P2P架构,可以大大提高交易速度。此外,Libra还在编程语言和平台架构上做了进一步的技术优化。1)使用Move编程语言,考虑安全性和开发难度;2)采用拜占庭容错(BFT)共识机制:即使某些验证者节点的网络至多三分之一损坏或失效,BFT共识协议的设计也能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与PoW机制相比,BFT共识机制可以实现高事务吞吐量和低延迟。3)改进块数据结构:Merkle树数据存储结构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Merkle树可以汇总区块链所有的交易信息。只要任意一个树节点被篡改,验证就会失败,因此可以快速高效地验证大规模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价值体系:天秤座以一揽子银行存款和短期债券作为资产储备,进一步确保币值稳定。天秤座选择一揽子银行存款和短期债券作为资产储备。一方面,它可以避免像USDT那样由于单一货币的价格变化而引起的币值剧烈波动。天秤座锚定各种资产和意志

治理系统:天秤座是由脸书发起的。为了实现去中心化,天秤座协会进行分配管理。目前,Libra协会包含28个成员(根据白皮书,正式发布时成员数量将达到100个左右),涵盖支付、区块链、电信等行业。协会的每个成员代表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共识机制采用BFT机制,即只要有2/3以上的节点正常,就保证了网络的正常运行。Libra初始投资者每投资1000万美元可以在协会获得一票,但为了避免集权,每个投资者只能代表一票或总票数的1%。天秤协会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选举董事会为直接监督机构;2)决定发行和收回天秤币;3)向天秤座投资者分红;4)区块链相关协议。

Libra凭借技术优势和币值稳定,可以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助力全球普惠金融。1)传统跨境支付基于第三方中介,存在流程复杂、成本高、结算时间长等缺点。Libra以一篮子货币作为储备资产,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货币兑换成Libra,让用户实现低成本、快速的跨境支付。2)传统金融体系成本大,欠发达地区缺乏金融基础设施。Libra可以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助力全球普惠金融。

但是,天秤座本身就蕴含着风险。目前面临各国监管挑战,发行可能受阻。Libra一提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有可能冲击现有货币体系:1)Libra被视为未来超主权货币的潜在竞争者,甚至有可能取代一些中小国家的主权货币。2)Libra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外汇渠道,外汇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困难。3)影响各国货币政策。4)数字货币从诞生之日起就被犯罪组织和黑市所利用,Libra也不例外,这可能会大大增加反洗钱和反恐的难度。基于以上原因,各国监管普遍对天秤采取中立或消极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天秤的流动及其业务发展可能会受到阻碍。

2017:分叉硬币

比特币现金

莱特币通过隔离和见证闪电网络来解决比特币交易拥堵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首先,容量的扩展是有限的。即使在100%的事务中使用,也只相当于一个1.7MB的块。因此,即使在最佳状态下,扩展的容量也太小,无法应对指数级增长或全球使用。其次,其信息压缩导致的一次性签名,削弱了比特币的安全性。第三,由于网络宽带的低效使用和二次哈希攻击(因为攻击者没有被强制使用隔离见证,没有解决),未来的扩展会变得更加困难。事实上,解决事务拥塞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扩大卷,将块大小从1M扩大到2M以上。然而,比特币成员认为该方案将偏离中本聪的初衷,市场影响不可预测,因此未被采纳。

2017年7月17日,比特大陆投资的ViaBTC宣布对比特币进行了分叉,遵循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共识机制,将比特币区块规模增加到8m(2018年5月,BitcoinCash的区块量已经扩大到32M),并将新货币命名为比特币现金。与最初的比特币相比,BCH可以承载更高的交易量,并实现低至1美分的转账费用。BCH支持零确认秒到,可广泛应用于小额支付领域。一笔大额转账的确认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

BCH分叉后,陆续登陆各主流交易所,公众关注度较高,但与BTC有差距。目前BCH约335美元一张,流通市值60亿美元,排名第四。与比特币约2079亿美元的市值相差甚远,市场认可度也不如比特币,反映出市场还不太熟悉

BCH之后,叉叉币盛行一时,模仿者推出比特币黄金、比特币钻石、超级比特币等。但最后都没有流行起来。虽然各种叉币最初都主张改善比特币的各种性能,使其更容易使用,但实质上是利用比特币的影响力进行变相融资,发起团队垄断计算能力和预挖,严重损害了散户的信任,因此很难取得更大的共识。

风险:加密算法和协议的安全性不足。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

广告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区块链网站|NFTS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klwz.com/xinbi/1971.html

作者: 八仙渡海口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