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站|NFTS 区块链技术 2022年回顾与应用:从NFT到创新领域

2022年回顾与应用:从NFT到创新领域

广告位

2022年度回顾丨应用篇:从NFT到创新领域

2022年即将结束。停下来回顾一下这一年行业的风风雨雨。无论是技术的突破,应用的创新,还是生态的兴衰,都成为行业发展的历史注脚。和往年一样,万向区块链在年底推出了一系列重磅年度回顾文章:《公链技术篇》、《应用篇》、《监管篇》,以期记录当下行业发展的缩影。以下是年审系列—— 《应用篇》。作者: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

2020年,区块链围绕以太坊开始了在金融领域的探索,开启了去中心化的金融DeFi 1.0生态,包括超额抵押借贷、AMM、收益聚合资产、合成资产、衍生品、算法稳定货币等几类金融模型,并呈现出高度组合;此外,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NFT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游戏道具、收藏品等应用开始在市场上流行起来。进入2021年后,除了见证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在娱乐和社交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首先,在金融领域,应用生态呈现出从以太坊向其他公链扩展的趋势;此外,经过一年半的市场检验,这些金融新应用已经沉淀了一批成功的算法模型,在现货交易、衍生品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创新突破(如流动性挖掘、基于AMM的永续合约实现等。),以及一些优化和锁定资产流动性和资金使用效率的DeFi 2.0项目逐渐涌现;最后,在市场增量方面,针对机构投资者的灰色标度等另类资产配置,如信托、比特币ETF等金融产品,在经济普遍下行的影响下,吸引大量机构投资者入市。娱乐和社交领域的区块链应用展示了多种实验,对更广泛的用户具有吸引力。

经过2020年和2021年两年的技术迭代和应用创新沉淀,2022年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图景。首先,我们分析区块链在金融和NFT领域的发展,根据前两年的市场应用发展,总结2022年的进步和创新。其次,梳理区块链在金融和NFT以外领域的破题应用。

区块链工业应用的金融领域

2022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总体呈现放缓趋势。根据DeFiLlama的数据,2021年12月27日,各区块链平台的金融应用(TVL)锁定的资金总额创历史新高(3148.3亿美元),随后在2022年逐渐回落至2021年初的水平(如图1)。尤其是在2022年5月卢纳和UST崩盘后,市场上的资金锁定量跌落悬崖。此外,2022年11月FTX交易所破产后,各辖区监管机构高度重视。

图1:1:DeFi市场的仓库锁总量

区块链工业应用的NFT领域

NFTScan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4日,NFT在以太坊的年交易频率达到28628998次,活跃钱包地址数量约为33865590个,较2020年和2021年有显著增长。NFT股市也受到了5月份Luna和UST股市崩盘的影响。交易频率和活跃钱包地址数在5月12日达到历史新低(交易频率为20983,活跃地址数为32076),但随后一周又恢复到正常值,6月2日达到全年最高值(交易频率为161074,活跃地址数为163614),之后开始回落到2021年。

图2:2:NFT市场的交易频率和活跃地址数量

NFT具体轨迹方面,根据南森NFT指数显示(如图3),具体表现可以总结为:首先,2022年第一季度,受元宇宙和Web 3.0概念影响,与土地、房地产、头像、资产、公共事业相关的20个元宇宙NFT集体指数明显强于其他指数,第二季度开始走弱。其次,艺术NFT综合指数有20个,全年保持稳定趋势。虽然交易量位于2022年Q1 NFT赛道的末端,但在最近三个季度保持了稳定的交易量。其中,Q4能够处于领先地位,并不是因为艺术NFT赛道有爆款产品,而是因为在其他NFT赛道疲软的情况下,艺术NFT依然保持了稳定的交易量。最后,还有博彩NFT轨道,包括50个NFT收集指数,如玩赚,角色扮演和DeFi相关的游戏。可以看出,Q1明显低于其他季度的市场平均水平,除了Q1受到StepN等移动赚取爆炸性游戏的影响。

图3:南森NFT指数

在NFT市场应用的发展中,2022年将暴露出三个问题。首先是流动性问题。以市值排名第一的CryptoPunks为例。2022年12月14日数据显示,3665人共持有10000份NFT,楼面价64.5ETH,市值757,333ETH,而日交易量不足10份,意味着大量资金被锁定在项目中,无法使用;第二是NFT的非同质性。买卖双方很难对稀有度形成统一的共识,因此很难完成价格匹配。由于缺乏价格发现机制,很多NFT存在有价无市的问题。三是NFT有限的实际应用场景使得市场充满投机,不利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三个问题,2022年,市场提出了三种基于NFT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机制的金融解决方案,即:NFT流动性池协议、NFT碎片化协议和NFT借贷协议。

NFT流动性池协议

NFT流动性池协议的典型例子是NFTX和NFT20。它们本质上构建了一个NFT/金融交易的流动性池,单个NFT的价格由固定数量的金融交易表示。即用户将NFT存入合适的流动性池,智能合约会按照价格比例进行FT投出,分配到用户地址。上述过程意味着用户放弃NFT的所有权,存放在流动性池中的NFT也可以由其他用户用指定数量的FT进行兑换。此外,该协议允许用户组合上述步骤,并且可以直接将一个NFT换成同一系列中的另一个NFT。对于通过流动性池铸造的FT,用户可以将其抵押给第三方AMM,为该FT建立“FT/主流FT”的流动性池,并从中赚取治理令牌或交易费用分成;用户也可以在AMM直接出售FT以获得现金。流动性池协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NFT市场问题,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NFT流动性池协议中NFT投资的平均价格导致套利机会,流动性池中的资产倾向于NFT系列的底价。因此,这种协议适用于价格相同或相近的NFT系列。

NFT碎片协议

NFT流动性池协议不能保留NFT持有者的权益,因此不能满足NFT持有者的需求。NFT分段协议在这方面提供了不同的功能。Niftex、Unicly、Fractional等碎片化协议原则上更简单,允许NFT持有者抵押NFT,获得可交易的碎片化FT,并通过AMM市场向其他投资者出售部分FT,获得主流FT。在这个过程中,NFT被锁定在智能合约中,所有权仍然属于原持有者。这种设计既满足了NFT持有人的长期投资或收藏需求,又解锁了高价值资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降低了获取NFT风险敞口的门槛,使得更多的参与者可以对碎片化的金融时报进行报价,从而促进了NFT的价格发现过程。四分五裂的NFT的一大缺陷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的问题。当爱丽丝将NFT抵押给智能合约并将其碎片化后,虽然NFT的所有权名义上仍属于爱丽丝,但如果鲍勃丢失或拒绝出售FT对应的一部分私钥,爱丽丝可能永远无法赎回抵押品,拥有一些碎片化的令牌会变得非常尴尬。解决这类问题,比如通过买断式拍卖,成为解决碎片化后重建问题的重要方向。关于买断拍卖的提议有很多,都是通过某种买断拍卖机制,使碎片化FT的所有持有人达成共识,以共识价格赎回碎片化FT。

NFT贷款协议

贷款是解锁非同质资产的常用金融工具。在NFT市场,围绕NFT的借贷协议也已出现。例如,NFTfi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贷款模式:NFT持有者可以与交易对手签订贷款合同,抵押NFT,并获得贷款方的wETH或DAI。若借款人在合同到期日前偿还本息,则可赎回NFT;如果借款人不履行合同,贷款人可以终止合同,并获得抵押池中的NFT。该模型的前提是找到一个愿意接受NFT作为违约赔偿的NFT潜在投资者。

除了上述三种类型的流动性协议,范式研究团队还为NFT流动性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ricks(re-current issued统称keptshards)是将一次性买断拍卖拆分为多次拍卖的游戏过程,并在认领NFT阶段引入随机性。这种设计降低了单链交易的规模,并使用鞅算法更公平地分配分散持有人主张完全NFT的概率。鞅协议也可以用来为NFT持有者获得期望的流动性。持有人拥有鞅代币的比例等于他未来可以赎回NFT的概率,这被认为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机制。场内永久合约为NFT投资者提供风险对冲或杠杆投资的金融工具。

区块链工业应用的创新领域和概念

任何行业都在寻找打破这种循环的方法和手段,区块链应用行业也是如此。只有打破圈子,才能找到自己正确的发展模式。从2020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拓展,到2021年娱乐社交领域应用的兴起,区块链的应用一直在探索和尝试。那么2022年有哪些新的呢?

虚拟空间

区块链应用破局,首先不得不提元宇宙。自2021年11月以来,社会各界对超宇宙的概念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科技巨头将元宇宙作为新的增长点和下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竞争领域,努力投入重要资源布局相关产业,积极占领元宇宙赛道。另一方面,许多政府也参与其中,积极释放有利的产业政策,以政企合作的方式加快建设自己的元宇宙市场,以期在元宇宙发展可能带来的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市场应用和发展来看,元宇宙还处于概念探索阶段,对元宇宙的形态和演化路径众说纷纭。区块链相关的元宇宙项目主要集中在游戏领域,如沙盒、Axie Infinity、分散地等。其经济机制主要是资产的交易和流通。资产是指在一个超宇宙游戏中可以被开采、使用和交易的NFT,包括虚拟剧情、人物、武器装备、场景装饰、域名等。这个市场从2021年底到2022年的Q2掀起了一波元宇宙,但从2022年4月底开始,元宇宙NFT资产的交易量开始逐渐减弱(如图4)。

图4: NFT指数4:南森元宇宙

游戏只是超宇宙的一个子赛道。如果走出游戏领域,放眼元宇宙整个行业,相比Web 2.0,元宇宙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的高度融合;第二,让比特直接有价值;第三,可编程值;第四,分布式架构和自发秩序。一般来说,元宇宙具有“底层结构和内核”的结构。

1.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的高度融合

比特和原子的世界正从六个层面高度整合。第一,信息基础设施。比特世界运行在原子世界提供的一系列信息基础设施上,如计算、存储、网络带宽等。这些信息基础设施有一定的物理形式。第二,比特世界作为原子世界的镜子,记录了原子世界中的人、事、事。这方面最受关注的发展是数字孪生。第三,用FT(齐次令牌)和n FT来表示原子世界的价值,也就是说,在比特世界中稀缺的FT和NFT与原子世界中稀缺的乘积之间建立了映射关系。第四,从比特世界操作原子世界的价值。第五,融合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价值观的产品。各种人机交互技术,比如AR/VR眼镜,都属于这个层级。它们提供了从原子世界到比特世界的接口。第六,同样的参与者,共同的经济。人类大量的活动、时间和注意力从原子世界迁移到比特世界,两个世界的互联程度加深,在价值流通中逐渐融合成一个共同的经济体。

2.让这些比特直接变得有价值

价值是如何在元宇宙中实现的?价值来自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价值无处不在,但最重要的是可交易价值,即能够参与经济活动的价值。价值可交易的前提是稀缺性,即不是每个想要的人都能得到,所以需要一套资源配置机制。与原子世界不同,比特世界的产物不受自然要素禀赋或生产函数的限制,不属于能量和物质守恒定律讨论的对象。从理论上讲,比特世界的边界是由人的想象力决定的,想象力有无限的可能性,会永远膨胀。原子世界的产品普遍磨损贬值,比特世界的产品几乎没有丢失。原子世界的产品很难复制,比特世界的产品很容易复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比特稀缺?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首先,信息防扩散技术以信息隐藏技术(“数字水印”)和数字版权管理(DRM)为代表。其次,以安全多方计算(MPC)和同态加密为代表的隐私计算技术,使得数据“可用且不可见”。第三,区块链技术体现在同质和非同质令牌(即FT和NFT)中。区块链的防篡改、不可“双花”、交易可审计等特点,使得同质和非同质令牌等数字符号稀缺。

3.可编程值

可编程值将是元宇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编程价值是经济技术发展的产物,其驱动力是人类随时随地随意处置自己财产权利的需求,尤其是以智能化的方式处置的需求。在不同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编程价值的实现方式差异较大,但价值载体主要分为以下五类:一是货币;第二,资产;第三,身份;第四,权威;第五,社会关系。对这五类价值载体的讨论,既针对原子世界,也针对比特世界。国际上对bits的身份、权威、社会关系会越来越重视。不同于传统的价值结算系统,通过应用编程接口引入编程逻辑,这个过程离不开集中机构的审核、认证和执行。在元宇宙价值结算系统中,价值载体和编程逻辑可以融为一体,体现“代码即价值”,通过代码刻画各种价值特征和交易机制。在元宇宙价值结算体系的支撑下,新的产权和交易机制将会出现:第一,比特世界的产权和交易是多元化和多维度的。例如,从专业生成的内容(PGC)到用户生成的内容(UGC)和AI生成的内容(AIGC)。比如有些游戏采用“玩赚”的方式,奖励用户的使用和反馈,作为系统升级和改进的依据。二、原子世界融入比特世界后的产权新特征。交易不一定是买断,只是可以出售部分产权。比如在艺术品市场,通过NFT,智能合约自动分配交易收入,让版权人有长期被动收入。没有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的融合,这种交易是无法实现的。再次,可编程性带来细粒度的权限控制,对应一系列互补的、可组合的协议。第四,产权和交易机制多样化,相应的金融活动形式也会多样化。

4.分布式架构和自发秩序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元宇宙具有“底层结构和内核”的结构(图5):

图5:元宇宙的“底层架构内核”

宇宙的底层架构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如计算、存储、带宽、AR/VR等。构成了数字世界的基础。其次,以游戏引擎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为代表的内容生产体系,体现了数字世界的复制逻辑。第三,互操作系统,即一系列便于用户、信息和价值在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之间切换和交互的基础设施,以数字身份和数字分身为代表。第四,以数字资产为代表的价值结算体系。在底层架构的这四个部分之上,元宇宙包括四个内核,即身份、应用、动机和治理。

宇宙中的经济活动会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个人独立权利的崛起,可编程性赋权。创作者经济和影响力经济正在重组创作者、分发平台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利益分配,总的趋势是分发平台的地位在下降。第二,市场和社区的自组织力将超越集权的企业组织。第三,即使元宇宙中存在一些集中的节点,经济活动一般也会遵循分布式商业的原则。

Web 3

Web 3,也称为Web 3.0,用于描述下一代万维网的愿景。3 Web的概念比元宇宙的概念晚一点。它于2021年第四季度在区块链领域开始流行,并在与超宇宙概念的对比中逐渐被引用。Web3概念和元宇宙概念从不同的出发点展望了下一代社交协作网络的发展方向。过去,关于Web3主要有三种描述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在1999年提出的语义网发展而来的,它描述了新一代的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机器智能地处理信息,用户的隐私得到保护。第二个视角基于公链基础设施,强调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反审查和用户对网络的所有权;第三个视角接近元宇宙的愿景,将下一代网络描述为整合数字信息和物理世界的空间网络。

经过一年的发展和探索,Web 3赛道的应用逐渐丰富,形成了包括创作者经济平台、游戏、存储、元宇宙、IoT、DAO工具、身份、隐私等多个赛道。

图6公共链网络3的生态全景

下面以道、身份、减碳、物联网为例,介绍几个子赛道的发展现状。

1.数据访问对象(Data Access Object)

道几乎和元宇宙、Web3同时破圈,两个词在网络上迅速传播。Google Trends数据显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从2021年开始成为行业热词,2022年1月达到顶峰,丹麦、中国和新加坡位列搜索热度前三名。

图7:“分布式自治组织”的搜索流行度统计

根据DeepDAO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15日,市场上共有10621个DAO,DeepDAO跟踪了2299个DAO。从以下四个指标看2022年DAO的发展(如图7):资金总量、治理令牌规模、DAO投票和提案活跃度、治理令牌持有者分布。首先,资金总量。整个市场的治理令牌规模约为96亿美元,其中流通治理令牌数量约为71亿美元,锁定令牌数量约为26亿美元。第二,道治令牌的规模。数据显示,总规模大于1亿美元的Dao只有15家,占比0.7%,1000万-1亿美元的Dao有63家,100万-1000万美元的Dao有124家。那么,从投票和提案的角度来看,市场上约有5100万治理令牌持有者,其中只有三分之一会参与治理投票和提案。最后,管理令牌持有者的分发。持有人超过1万人的项目有60个,占2299个Dao的0.5%;1000至10000持有人的Dao有131家,占比1.2%;持有人数在100到1000人的Dao有195家,占比1.7%。此外,根据治理令牌市值排名,排名前五的DAO分别是Uniswap、BitDAO、ENS、Genosis和OlypusDAO。

图8:2022年DAO组织数据统计

在2022的发展中,DAO应用场景逐渐丰富,可分为协议、投资、社交、收藏、游戏等。特别是各种DAO工具已经在市场上流行起来,可以帮助社区快速搭建任务发布、薪资计算、规则制定、资金管理、纠纷处理、数据分析、投票管理、媒体社区等应用平台。这些工具有效降低了DAO的建立门槛,让发起人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完成硬币的发行、分发、社区讨论和投票管理。道逐渐形成模块化结构。

图9:道全景生态图

除了内容和应用的创新,DAO逐渐呈现多层结构。在统一的道下,孵化出若干个具有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新道,称为子道。子Dao和DAO属于一种隶属关系,新的组织从DAO内部孵化出来,但又可以独立开发,使得社区开发更具扩展性和灵活性。

2022年,道以多种形式呈现创新发展。在纯链治理项目中,在DAO概念提出之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分布式自治管理方法。在c之后

业界提到DID,首先想到的是W3C提出的分布式数字标识符,用一串字符串来表示人、机器、事物等的唯一身份。解决了身份数据和识别的隐私问题。但是,随着Web 3应用的迭代和发展,我们现在提出的DID有了另一层含义,即分布式数字身份(distributed digital identity),作为数字世界中身份表示的统称。其具体内容包括围绕身份的数据管理(通常是链上的原始数据,或者是通过甲骨文记录在链上的数据),身份的表示方法(域名、钱包、虚拟数字人等。)和身份数据的应用协议。可以简单理解为分布式身份标识属于分布式数字身份。比如域名,钱包等。W3C提出的DID属于身份表示方法的一类。

从身份数据的采集、处理、应用,短短两三年,2022年呈现的身份轨迹已经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庞大生态系统。

图10:分布式数字身份架构

(1)凭证层

凭证层主要负责链下数据的可信验证,同时聚合链上的原始数据,形成便于验证和展示的可信凭证。通常有三种形式的凭证,即非齐次令牌NFT、可验证凭证VC和信用评分。根据数据分类,凭证分为可变数据凭证和不可变数据凭证两种。

可变数据凭证

和蚂蚁金服一样,不同的项目方会使用不同的信用评分模型对用户链中的交互数据进行评分。用户的链行为数据一直在随时间变化,所以信用评分也会变化,所以被称为可变数据凭证。代表项目有ARCx、Spectral等。

不可变数据凭证

不可变数据凭证对法律信任和社区信任的数字化表达有三种方式:灵魂绑定令牌SBT、可验证凭证VC和人格证明POP。

(2)身份层

凭证层通过NFT、SCORE或VC实现可变数据凭证和不可变数据凭证的标准化展示。虽然凭证数据存储在链中,但它不是在一个身份下收集的。还是要通过项目方提供的通道查看链中存储的数据。身份层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从用户维度聚合来自多个链条的碎片化数据,让用户更方便、更高效地控制和管理数据。身份层主要包括两种技术:聚合管理和身份管理。

聚集管理

聚合协议在不同的链和契约中“绑定”和“连接”原始数据和各种凭证。为链身份数据提供数据标准、数据存储基础设施和推荐索引体系,为Dapp提供通用数据层。目前市场上的代表项目有CyberConnect、Litentry、KNN3网络和RSS3,以及游戏身份聚合Loots等。

(2)身份管理

身份管理致力于让用户通过一个身份实现个人跨链数据管理。目前分为三个赛道和一个潜力赛道。它们是:钱包、域名、本地身份管理和虚拟数字人。

经过两年的探索,分布式数字身份价值链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其特点可以描述为:一是分布式数字身份分为三层:证书层、身份层和分布式应用层;其次,分布式数字身份价值链的构建围绕链条金融市场展开,以解决链条中的女巫攻击和用户画像问题。

由于分布式数字身份的概念提出时间较短,生态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一是身份数据已经从金融市场扩展到链条中的其他领域;其次,迫切需要创新线下数据的真实性验证机制,让更多类型的可靠数据得以联动;第三,可变数据凭证评分模型的创新,信任分的不同计算方法,会吸引不同的连锁机构根据自身需求使用。在开放开放的数据市场,评分模式将是未来持续竞争的方向;第四,不可变数据凭证的呈现方式和内容具有创新性。SBT的概念是半年前才提出来的,现有的SBT方案都是徽章。未来是否会扩展到更多类型,值得期待。第五,可验证证书是接受合法信任的关键技术。如果应用得当,可验证证书将有利于身份数据的扩展。第六,身份管理赛道同质化竞争严重,需要更多创新方案。其核心逻辑是降低新用户的进入成本;第七,目前的分布式应用主要集中在社交、游戏、道治、借贷等领域,深度不足。这些应用的兴起可以带来更多的用户流量和链上数据,未来急需爆发式Dapp的出现。

3.碳减排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然而,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乏力、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及国际形式的不稳定,低碳经济的推进一直十分缓慢。如何鼓励所有参与者加入到低碳经济的建设中,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基于这一问题,一群区块链项目方试图将碳信用额令牌化,并将其放入令牌市场进行交易。此类项目在2022年初吸引了市场关注。相对于主流市场碳排放权交易的高门槛,各种令牌化的碳信用具有可拆卸、可交易、可转让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下的碳抵消,灵活允许各类参与者加入碳交易市场。该项目将公链Token、NFT和DeFi的创新与碳市场巧妙结合,提高了碳交易产品的丰富性和可玩性。

碳市场分为强制性碳减排市场和自愿性碳减排市场,其中强制性碳减排市场主要由监管机构对重点排放企业实行配额制管理。根据企业排放计划,鼓励企业在市场上出售多余的配额。同样,配额不足的企业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碳排放权,用于年终碳排放结算。自愿减排碳市场是指政府鼓励各类减排项目(森林碳汇、清洁能源、甲烷利用、生物质能燃烧)的减排效果由标准机构(如Verra、Gold Standard等)量化认证。),且登记的碳信用额以碳信用额的形式登记在各国或机构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登记系统中,登记的碳信用额可在系统中自由交易。公链项目一般围绕自愿碳减排市场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常见的做法是:一是将链下集中系统锚定在链上发放NFT,由NFT记录链下碳信用的来源,避免假铸或双花问题。因为NFT锚定的碳信用额数量是固定的,不可区分,所以不在市场上交易和流通。因此,为了解决NFT的流动性问题,项目方通常会结合NFT分割法铸造各种项目代币,方便用户或投资者通过持有代币参与碳市场。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如果市场直接交易碎片化的代币,可能会导致代币价格与传统碳信用市场的价值产生较大偏差,导致协议的不稳定性。因此,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分段令牌将不

市场上的代表项目,如克利马道,根据Verra数据库中的碳信用铸造NFT,然后将NFT碎片化为BCT,再根据BCT铸造克利马令牌。Klima Token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质押和买卖投资。其他项目,比如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Moss关注的FlowCarbon。地球及其循环令牌MCO2,基于亚马逊雨林的碳信用。此外,澳大利亚推动的BetaCarbon项目也在快速推进。无论是传统市场还是公共链,碳交易都是一个新兴市场。目前包括KlimaDAO在内的项目在运营中也暴露出诸多不足,如通过算法调节Token价格稳定性的可行性、Token应用场景不足导致的发行量过大、跑马圈地高额奖励导致的庞氏陷阱等。未来需要普及代币应用场景,设计更合理的经济机制来应对这些问题。

4.PoPW

除了碳交易市场,2022年公链的另一个破区必须用实物工作量来证明。今年4月,Multicoin Capital的管理合伙人Tushar Jain发表了一篇名为《Proof of Physical Work》的文章,引起了市场对体力劳动证明(PoPW)概念的讨论。物理工作负载证明PoPW是指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协议的总称。它将加密经济和激励机制应用到物理世界的各种活动组织中,让更多的人以分布式、去信任的方式为一个或几个共同的目标做出贡献,并在达到目标后,贡献越多,收获越多,然后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分配利益。PoPW协议有六个组成部分(如图10所示),分别是:物理硬件、贡献者、共识协议、令牌、激励机制和DAO社区。

图11:POPW协议的六个组成部分

PoPW协议在物理世界的价值非常显著。以分布式网络协议氦为例,通过独特的共识协议——覆盖证明、令牌奖励(HNT令牌)和激励机制,吸引大量贡献者自愿、积极地参与到LoRaWAN、5G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通过DAO组织实现社区的去中心化管理,保证网络发展的公开透明。短短四年间,低功耗的LoraWAN热点数量达到近980,000个,覆盖超过187个国家。此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5G热点数量达到7600个,覆盖美国49个州的1518个城市。与往往耗资数千亿美元的集权组织模式相比,PoPW协议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采用共享经济的理念,鼓励所有贡献者利用现有资源或自行向认证供应商购买标准化设备,然后按照既定规则参与系统共识和贡献,并根据贡献量获得相应的收益奖励。除了氦项目,分布式存储Filecoin、街景地图Hivemapper等项目也让市场眼前一亮。目前的PoPW还处于前期布局阶段。未来如何影响物理世界的更多领域,包括开放需求侧基础设施的应用,验证大规模应用的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将是未来发展需要解决和迭代的问题。

广告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区块链网站|NFTS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klwz.com/qkl/jishu/34951.html

作者: 杀虫剂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