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财政赤字飙升,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加。为了增加出口竞争力,改善收支失衡,促成美元贬值的广场协议应运而生。
提起“广场协议”,就不免要警惕日本的“失去的十年”。然而,“广场协议”真的是泡沫经济时期日本衰退的唯一元凶吗?广场协议是打败了日本还是让日本成功了?
最初的“广场协议”:美国设局,日本入瓮。自1971年尼克松政府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以来,浮动汇率制得到推广,世界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美元在一天结束时显示出33,354的强势。这仅仅是因为美联储主席约翰沃克尔极力推行提高利率的政策。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美元利率远高于其他国家。面对喋喋不休的恐慌,美联储拍手称好:美国一定会维持高利率政策,直到通货膨胀完全消除。
听到这个保证,全世界的投资者又一次信任美元。好景不长。随着美元的持续走强,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开始显现。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只有255亿美元,但在1984年油价下跌时,它直接上升到1125亿美元。
此时,美国盯上了日本。当美国遭遇财政赤字时,日本在石油危机中遭遇了小挫折。此后,其国际贸易一直保持繁荣态势。1984年,日本受益于有利的汽车出口,其经常账户盈余增加了350亿美元。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债权国,日本产品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以至于美国高呼“日本时代已经到来”。
当时的日本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迫近,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是美国在夸日本,而是美国要举起镰刀攻击日本了。
美国一直无法被超越,连世界老二的无限接近都是禁忌。哪怕只是一种可能,美国也要赶紧消除。
因此,当时的美国经济学家、企业家和国会联手游说美国政府,敦促政府干预汇率,使美元汇率贬值。1985年9月,美国设下“鸿门宴”,等着瓮中捉鳖。
1985年9月22日,美国、法国、英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酒店举行会议,正式达成五国政府共同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贬值,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
其他四国愿意做美国的火桶吗?事实上,日本财务大臣竹下登曾微弱地反对该协议。诚然,日本知道自己抵抗不了美国,但拉锯式的讨价还价总能赢得更多的利益。
令人警醒的是,美国谈判团当场变脸。先是笑着“称赞”日本的经济成就,然后又威逼利诱竹下登:别想舒服。如果美元出了问题,日本的海外业务必然会受到影响。
竹下登被美国用枪杆子和棍子的一次演讲呛住了,不得不答应帮助美国采取措施降低美元汇率,甚至立即沿杆攀爬,大气的答应可以贬值20%。
德国马克也是同样大幅升值并帮助美国恢复高估的美元汇率的国际货币。“广场协议”签署后,英法德日开始大量抛售美元,导致全球投资抛售,美元汇率持续大幅下跌。
当美国的出口和制造业复苏的时候
《黄金时代》:日本成为“世界老大”,“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经济学家自然一窥其中的曲折。当时他们纷纷发言:如果日元升值没有底线,那么,从基础产业到股市、楼市甚至海外市场,日本的经济体系将面临彻底崩溃。
此时,签署广场协议的竹下登成为众矢之的。竹下登被问到“为什么日本可以容忍日元升值?”对此,竹下登苦笑了一下,然后轻松地回答道:“因为我叫邓。”(日语中,“登”与“盛”谐音。)
记者们或许可以这样忽悠他们,但面对报纸媒体上频繁批评他的经济学家,竹下登却不敢大意。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回应日本人关于广场协议受害者的言论。
竹下登说,“广场协议”的签订,不仅可以从日本升值的弊端看出来,也可以从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需要谋求世界大国的地位看出来。签署广场协议是日本对世界经济整体发展负责任的表现。
然而,这显然只是日本的自恋。无论美国在签署广场协议时是否有意无意地给了日本这样的暗示,日本在未来30年的发展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于所谓的世界大国,特别是政治大国。
至于大部分日本民众,对于“广场协议”的签署并不知情。他们只是隐约觉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
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涨到38915亿日元。当日,日本股市总市值达到630亿日元,是1985年的3倍。
伴随着股价的快速上涨,同样是资产价格的地价也出现了非正常保护。1985年底,日本土地资产的总市值为1004万亿日元,但到1990年底,这一数字已经滚至2389万亿日元。
随着资产的增加,日本人的财富迅速膨胀,日本人开始肆意消费。这一阶段,日本被戏称为“世界老大”。
日本民众持有高价值日元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奢侈品对日本人来说就像大白菜。庞大的日本资产涌向世界各地,大量珍贵的艺术品、企业、房地产、矿藏都被日本人中饱私囊。在夏威夷的外国投资中,96%来自日本。
其中,如果说房地产和企业,尤其是美国资产最受日本人青睐。1987年,日本三菱土地公司以14亿美元买下纽约曼哈顿市中心的洛克菲勒中心。
此前,洛克菲勒中心一直被视为美国商业帝国的象征。然而,收购洛克菲勒中心似乎只是吹响了日元走向美国资产的号角。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人才发现,洛杉矶市中心近一半的房产都被日本人买走了。一份详细的统计显示,更可怕的是,日本人居然买下了美国10%的房产。
一时间,日本迎来了“买美国”和“买全球”的高潮。松下收购了环球影业的控股公司MCA,索尼以34亿美元收购了哥伦比亚影业,并将其更名为索尼影像娱乐公司。
当时美国民间广为流传着一个日本“暴发户”被嘲讽的传闻:日本买家看中了美国的一栋楼,原计划金额为4亿美元,但在即将交房时,日本人突然提出将金额提高到6.1亿美元。
为什么?就在美国卖家一头雾水的时候,日本人解释道:“我查了一下,发现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单体建筑的最高售价是6亿美元。我愿意多花一点钱来打破这个记录!”
可见,在广场协议签订后的几年里,日本民众的购买欲和购买力是很强的。与此同时,日本投资者被贴上了“钱多的蠢人”的标签。
几年后,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也被日本人买下。面对日本爆炸式的购买力,美国舆论界与日本那些“平和而充满活力”的人不同。他们不仅被日元的高币值吓住了,还不满日本人咄咄逼人的购买力:“日本正在把美国推上断头台。”
055-790万焦急地评论:“总有一天,日本人也会把自由女神像也买下来。”这种舆论趋势很暧昧:一方面,美国人并不以日本“笨人多钱”的态度为耻;另一方面,他们本能地对“日本威胁论”做出反应。
时至今日,大多数美国人仍然认为只有——年日本入侵美国,那是军事意义上的偷袭珍珠港,还有一次是80-90年代的“美国收购”狂潮。
与美国的恐慌不同,日本各地对未来经济极为乐观,日本舆论界弥漫着“90年代将是黄金十年”。
《失去的十年》:广场协议伤害了日本吗?当日本经济的泡沫越来越大,膨胀到临界点的时候,这个裂缝终于露出来了。随着日本企业利润总额的增加,日本出口相关部门的利润下降了4.8%,钢铁行业甚至出现亏损。伴随着繁荣,日本已经出现了衰退。
这时,敏锐的日本经济学家建议政府调整利率,但日本政府仍然坐视不管,日本的地价仍然上涨了15%。
后期,利率更低。在1986年连续四次降息的基础上,将利率下调至2.5%的历史新低,希望以此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然而,这种超低的利率导致了银行和企业的两难境地:面对过多的货币流动性,银行和企业很难找到理想的投资项目,于是纷纷将资金转移到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泡沫越来越大。
至于股市,由于股价越涨越高,上市公司从股市直接融资的成本越来越低,于是纷纷通过股市融资偿还银行贷款。这期间银行贷款规模锐减,直接导致银行不得不把贷不出去的钱转向急需资金的房地产市场。
面对这种恶性循环,日本政府从1989年开始改变超低利率政策,连续5次加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银行利率从2.5%提高到6%。
日本政府原本想通过这一措施抑制通货膨胀。然而,这一措施在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大量坏账导致银行贷款无法收回,资金窟窿越来越大。
1990年10月,日本股价暴跌,投机泡沫经济破灭。
一时间,日本的出口企业和普通民众都陷入了压抑的气氛中。日本媒体以极其悲伤的口吻渲染日本的“失策”,日本民众捶胸顿足,称“日本上了美国的当”。以1990年为分界线,日本进入“低欲望社会”。
有各种方案:“日本受害者论”不成立。日本经济的繁荣随着股市和房价的暴跌而终结。从此,“广场协议”成为美国经济阴谋论的一大代名词,日本舆论界顺势而为,把日本说成是被美国欺骗的“韭菜”。
然而,日本真的是无辜的吗?或者说,日本的经济泡沫破裂是因为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结构开始转向内需主导,国内房地产、服务、物流等行业发展迅速。日本人均GDP甚至在1987年就超过了美国。
同时,日元升值使日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口足够的资源。这个资源贫乏的小国一度打破了资源对经济的制约。
日元的不断升值,对于日本制造业来说,似乎是一个不争的打击。然而,日本央行前副行长绪方一郎(Ichiro Ogata)曾表示:许多制造商通过提高生产率和外包部分生产活动,克服了日元升值的影响。
这说明日本的制造业正在走向海外,使得日本的产业趋于空洞化。部分原因是受到了日元升值的推动,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经济基础不稳定的固有弊病,3354。这一产业转移过程早在《广场协议》签署之前就开始了。
即使没有“广场协议”,任何发达国家都会因为自身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差距不断扩大而被要求规避保护主义,进入资源的原产地和市场。
因此,将日本的“失去的十年”完全归咎于“广场协议”显然有失偏颇。只能说,“广场协议”本身就是一艘极难驾驶的船。如果没有敏锐的危机意识和高超的政策驾驭能力,触礁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德国的“广场协议”没有日本的抢眼。然而,在签署“广场协议”后,德国也面临着汇率升值的压力。德国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始终专注于国内经济建设,灵活运用利率和通货膨胀来保证物价和生产的稳定,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它做得很好。
日本经济真的是广场协议的受害者吗?答案是否定的,日元升值确实给日本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在这个阶段,日本企业开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日元升值导致日本企业“走出去”,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
日本进入“失去的十年”的根本原因是日本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资产价格泡沫,最终破裂,重创日本经济。
日本试图搭美国的“便车”,但最后不幸倒下了。这是大多数人对日本签署“广场协议”的认知。但是日本所谓的“没落”到什么程度,或者说日本真的没落了吗?
表面上看,日本国民收入减少,股票贬值,企业濒临破产,内需不振,房地产价值暴跌。日本经济的萧条似乎已成定局。但这只是日本在危机肆虐之前紧急采取明智经济战略的必然结果。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日本人意识到“日本制造”的优势正在丧失。他们要想继续巩固世界制造强国的地位,就必须尽快占领全球市场,影响新兴工业国的发展。
因此,日本对内采取压缩投资、抑制消费的政策,目的是迫使有能力的企业走向海外。一方面,对外以金融兼并和产业兼并的方式进行大规模产业转移,增加市场份额,巩固日本制造业在海外的地位;另一方面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
此举造成了日本国内经济一片萧条的假象,但实际上日本的整体经济实力并没有下降,相反还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日本国内的产业结构并没有陷入直线萧条,而是在短暂的沉寂之后,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升级。日本的产业从一般的加工制造业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日本的电子、机械、化工等相关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日本制造”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至于传统的造船业和汽车制造业,他们已经走出国门。丰田、索尼相继在国外设厂,日本海外经济收入增长速度惊人。2002年,日本海外净资产达到16227亿美元,日本三菱、丰田等著名产业的海外收入早已高于当地。
因此,在更大程度上,日本政府的渲染德普
参考资料:王。《纽约时报》[米]。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樱原瑛子;周,译;刘洋。《金融可以创造历史 2 大国崛起的秘密》[米]。上海:东方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