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迷失”的网络3

广告位

日本“失落”Web3

来源@视觉中国

文|陀螺研究所,作者|尹宁

GDP世界第三的日本,这几年日子也不好过。死灰复燃的新冠肺炎疫情、势不可挡的债务危机和日益老龄化的形势将当地经济推向风口浪尖。

据日本放送协会报道,在8月15日至21日的一周内,日本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周增加6%,达到1476374例,连续5周居全球首位,且仍在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上半年日元持续走软,成为今年以来G10货币中表现最差的货币。以美元计算,日经225指数年内下跌约14%,表现甚至比标准普尔500还要差。

种种表现不禁让人想起平成三十年失落的日本。当时,日本凭借内部转型和外部突破,通过基础科研计划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以量换质的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日本正计划再次走这条路,希望在以Web3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中获得重生。

回顾日本的经济发展史:位于西北太平洋,破碎与重组并存的日本,拥有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弧形版图。是典型的海洋岛国。优势方面,海岸线曲折,海域面积44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物流发达;从短板来说,海洋成了它生存的屏障,成了它发展的障碍。日本地域狭小,战略纵深差,矿产资源极度缺乏,使其极度依赖周边大陆国家的发展。同时毗邻地震带,自然灾害频发,迫使日本不得不从外部汲取资源。在优势和劣势的鲜明特征下,处于风雨飘摇的农业时代的日本,在工业和航海时代到来后,打开了走向全球舞台的大门。

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海洋经济上崛起,成为海洋帝国的重要力量,但这一局面在二战中首次被扭转。二战后,作为战败国,日本经济陷入混乱,工矿业生产水平一度恢复到1941年的七分之一。严重的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蔓延全国。但日本凭借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和朝鲜战争带来的地理窗口,发展迅速,创造了当时罕见的经济增长奇迹。从1959年到1970年,日本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达11.3%。到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西德,在西方国家中排名第二。短短20年,日本经济不仅恢复到战前水平,甚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国。

此后,随着人口和土地红利的消失,以及石油危机的苏醒,日本寻求国际化战略,坚持开放型经济,开始了产业转移。其经济结构逐渐从煤炭、钢铁、石化、造船等重化工业转向汽车、电机、精密仪器、家用电器等技术密集型领域。

另一方面,美元的滞胀在沃尔克铁血统治下得到控制,但也给了当时的日、德、法等其他国家通缩压力。五国博弈不断,美日贸易战持续恶化。美国希望日本能开拓更大的市场。在不同诉求的背景下,双方签署了五国广场协议。协议之后,日元突然升值。为了减少当时升值对当地制造业的影响,日本采取了宽松的货币利率政策,大量投机性热钱涌入日本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引发了1990年的泡沫危机。

危机过后,日本国内资产大幅跳水,经济几近崩溃。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国内经济不堪重负。它不得不重启它的glo

这一扩张战略后,日本海外资产迅速增加,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深化。2001年,日本海外资产总额达到2.9万亿美元,约为国内经济的75%。2021年日本海外净资产达到411万亿日元,而当年日本GDP只有4.9万亿美元,海外资产是国内资产的两倍多。同期,日本加强基础科研教育,推出《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以举国之力,着力培育基础科学和核心技术,培养科研人才。近年来,日本的R&D投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日本对基础教育的研究甚至达到了年均20%的增长率。坚实的科研基础实现了技术的产业化。至此,日本的经济雏形已经显现,为其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奠定了基础。

1991年日本GDP为GDP3.58万亿美元,2021年日本GDP为4.9万亿美元。在GDP总量上,相比其他国家的发展奇迹,日本并没有超越。失去的30年也成为全球经济史上的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回顾日本的经济发展之路,几经碰撞和重塑,在产业政策和R&D的不断推动下,日本从封闭的单一经济体走向了经过国际市场检验的开放经济体,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端的下游制造业向上游和R&D核心区转变。索尼、东芝、松下等知名企业被迫转型,丰田汽车、伊藤忠商事、三菱商事等企业在大型核电、新能源、氢燃料电池、电力等领域稳步创新。

截至目前,日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2021年人均GDP 3.93万美元,在跨国企业和关键领域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在055-79000杂志公布的2022年全球企业500强榜单中,日本以47家企业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从隐形冠军人数来看,日本隐形冠军人数高达220人,位居世界第三。即使是正在走下坡路的日本半导体,环球网的调查显示,仅东京电子一家就占了镀膜和显影设备的近90%。用于清除晶圆垃圾和污垢的清洗设备,日本公司占60%以上。在后处理设备的切片机中,DISCO占有70%的份额。

日本互联网的败笔: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但在日本的主导产业中,互联网并不多见。

2021年营收统计显示,全球最大的20家互联网公司中,只有乐天在日本上市。传统意义上,互联网是赛道电子商务的典型代表。日本人口约1.2亿,网民过亿,普及率达94%,而网购普及率高达74.1%。高普及率和高消费率的叠加,日本完全具备发展成熟电子商务市场的必要特征。然而,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21年7月报告的数据,疫情加速后,2020年日本电子商务普及率仅增长了8%。

追溯之前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大爆炸与日本的泡沫破灭不谋而合。当时日本企业忙于制造业的撤退和转型,错过了全球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但除此之外,日本互联网不发达的原因还不止于此。

从宏观上看,市场规模决定了分工效率。日本国内市场规模有限,而互联网公司的出身一方面取决于资本的前期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足够大的国内市场来构建先发优势。所以人口多、语言多、文化市场基数大的国家,自然有互联网发展的土壤。纵观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国家,中国、美国、印度等国都具有人口庞大、语言文化受众广泛的特点,而规模相对较小、语言基数较大的地区,如英国、以色列等地,则充满创新活力,可以细分为板块,但很难发展为巨型企业。延伸到欧盟文化圈和东南亚文化圈,文化市场比较分散,很难构建统一的互联网市场。因此,只有单个国家才能实现局部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人口1.26亿,语言文化覆盖面窄,经常与周边国家割裂,这是先天不足。

从创新来看,虽然制造业多次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但总体来看,日本的创新氛围并不浓厚。首先,本土文化崇尚保守,试错相当谨慎。在其发展历史中,曾多次因开拓和激进而崩溃。日本作为一个规模有限的小国,创新试验田有限,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更注重实用主义,导致日本文化中对试错持高度谨慎的态度。但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一直鼓励小步快跑,打破常规,快速迭代,这是对日本本土文化的严重背离。

其次,日本作为较早的发达国家,线下商业服务体系相当完善,互联网服务需求不足。东京作为日本第一大城市,便利店和药妆遍布全球,便利店数量甚至超过5700家。丰富的线下超市让用户在视线内满足购买需求,这无疑加剧了互联网形态的竞争门槛。

此外,人口老龄化和财阀泛滥也不利于创新型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制造业为主的财阀只是把互联网作为制造业的配套技术,大众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令人担忧。五年后,其电子政务代表项目的个人号码系统仍然只有30%的普及率。以支付方式为例,即使在无现金支付已经在各国普及的情况下,日本人仍然偏爱现金支付。2021年,日本无现金支付仅占32.5%,其中信用卡支付占27.7%。日前,有外媒报道称,日本央行因缺乏公众兴趣而放弃了CBDC计划。

更有甚者,跟随者主义让日本互联网错过了发展的关键阶段,导致日本难以产生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从整体信息产业来看,虽然日本在发展之初选择了美国作为标杆,但当时很多美国互联网公司进入日本市场时,就已经通过二级市场加入其中。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很难掌握上游话语权。纵观目前的日本互联网市场,门户网站主要以雅虎为主,搜索引擎主要是谷歌,网购则是亚马逊。社交市场被Twitter、脸书和Line瓜分,关键领域基本没有本土企业。唯一一家顶尖的软银集团,也因为投资而更加出名。

目前日本的IT行业以区域外包为主,行业的疲软在就业市场上可见一斑。日本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从事信息和通信行业的技术人员有122万人,相比之下,美国(409万人)、印度(232万人)和中国(227万人),其中约1%从事与AI和物联网相关的“尖端”技术。

缺乏统一市场的先天不足,文化和商业结构带来的创新障碍,历史遗留的困难

5月26日,它向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发表声明,称“Web3时代的到来可能会引领(日本的)经济增长。我们相信,元宇宙和NFT等新数字服务的整合将为日本带来经济增长。随着我们进入Web3时代,我坚信我们必须从政治角度坚决促进这一环境。”

紧接着,6月3日,日本颁布了全球首个稳定货币法案《财富》,将稳定货币归类为加密货币,并允许持牌银行、注册转账机构和信托公司作为稳定货币的发行方。

6月7日,日本政府计划全面改善Web3环境,并批准了《资金决算法案修订案》,提出通过促进更加去中心化和可信的互联网,扩大和普及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允许用户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数据来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将努力进行必要的环境改善,以实现这样一个分散的数字社会。

近日,针对日本发行代币累进税率高达55%的高税率,岸田内阁目前正在努力推进web3法案的修改,对Web3企业使用pass融资,免除不应征税的法人税部分。如果这一法案获得通过,因高税收而别无选择而退出的layer1区块链和DeFi申请可能会迎来一个爆发的时刻。

种种举动表明了日本对发展Web3的坚决态度。事实上,日本对Web3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一方面,疫情的突然袭击使得日本的数字化需求激增,暴露出其在数字经济方面的不足,迫使其审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老龄化的压力下,日本经济近年来呈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人口结构决定了其转型的轻量化需求,所以数字经济是最合适的。在Web3领域,虽然中美已经开始跑马圈地,但是世界上的基本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同时,日本在游戏动画方面的显著优势与《超宇宙》和《NFT》不谋而合,Web3和《超宇宙》都实现了日本经济文化空间的延伸,这无疑是日本经济转型的重要支点。

在宽松的监管氛围和优秀的市场文化下,日本的Web3这几年的发展其实相当亮眼。

到2022年初,日本金融厅(FSA)在日本许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有30家。根据无名指研究所的数据,截至2022年4月,现货交易额达到10237亿日元。在全国范围内,超过580万人开设了由日本金融服务管理局许可的CEX账户,约40万人开设了未经日本金融服务管理局许可的CEX账户。2020年,日本有8.71万家店铺支持加密资产进行商业支付,同比增长13.13%。

从项目方向来看,虽然日本区块链项目总数还比较少,产业链还不完善,但已经有不少知名企业涉足这一领域。除了Sekisui House、DMM和Remixpoint,今年,日本游戏制造商BANDAI NAMCO和Sega也宣布将联合开发区块链Oasys游戏项目。与此同时,Astar网络等本土代表性项目也开始出现。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日本的Web3潜力已经很明显了。受日本用户欢迎的Cardano托管项目超过600个,市值约145亿美元,在全球公链中排名第八。年初日本STEPN的爆炸事件,也在长期蛰伏的日本互联网界引起了涟漪。

对此,最贴近市场的创投机构动作频频。除了软银接连投资CertiK、InfStones等独角兽,日本互联网金融巨头SBI也成为全球区块链公司最活跃的投资者之一。迄今为止,它已经投资了八家公司,包括Orb、R3、Ripple、北海巨妖、Coinplug、Veem、Wirex和Bitflyer。今年KDDI和万代南梦宫也推出了Web3专项资金,积极争取沙滩布局。

结语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日本,想以Web3为突破口,抓住数字经济的窗口期。然而,从其先天不足的市场规模、束缚重重的创新文化、薄弱的人口结构来看

另一方面,回顾日本的经济发展史,在政府的政策推动和企业的被迫转型下,几经打击,日本依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韧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这一次,同样的顶层加持和创新驱动,其Web3是否会迎来类似的结局?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日本的Web3似乎仍难掩其滑铁卢。

参考资料:

知乎:日本互联网的停滞真的是因为线下服务的完善吗?知舍:日本的樱花

广告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区块链网站|NFTS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klwz.com/jzb/ada/1811.html

作者: 未来已来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