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站|NFTS 门罗币(XMR) 你了解区块链吗?解读数字资产的确认价值

你了解区块链吗?解读数字资产的确认价值

广告位

你了解区块链吗?解读数字资产的确权价值

探索区块链的边界

计算就是力量2008年左右,我在写科幻小说《屠龙之技》的时候,第一次被“计算主义”这个观点打动。那时计算主义还不流行。只有一位名叫史蒂夫沃尔夫勒姆的非主流计算机科学家在推动一种叫做新科学的概念,试图用计算理论解释一切,认为宇宙的本质是计算,世界是由一组简单规则产生的复杂现象。受此启发,《屠龙之技》构思了一个“计算就是力量”的世界。在云计算时代,由于黑客可以掌握海量的计算资源,他们的能力被不成比例地放大,可能会创造出史诗级的项目。

这部小说刚出版时,并不受读者欢迎。有人批评剧情太离奇,故事像武侠而不是科幻。当我还在读研的时候,我发了一个帖子,认为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无标度网络。由于网络效应,互联网上的事物往往遵循幂律分布,而不是正态分布。无标度网络会放大人的能力,超出常人的想象。

直到2010年,我才第一次从媒体上看到关于比特币的新闻,并研究了中本聪的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我突然意识到科幻和现实的界限模糊了。小说中想象的场景实际上正在上演,中本聪独自创造的奇迹可能不亚于甚至超越小说主人公创造的计算工程。创建这样一个项目需要这三个品质:

对金钱的深刻理解;

对计算的深刻理解;

将想法转化为软件的编程能力。

凯文凯利的《失控》一书用了整整一章来描述90年代的隐朋克这个群体。他们试图用代码建立世界货币,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像大卫郑初美那样的密码学家,但他们都失败了。我还记得这些天才的失败。

大卫郑初美的失败可以归因于他对加密货币的实现仍然基于传统的互联网模式,即中央服务器和基于公司的发行者。他在1990年创造的eCash与网游《第二人生》的林登币、魔兽世界的金币、腾讯的q币没有本质区别。

大卫——这是另一个匿名的人。据说是中国计算机科学家3354。他的B币非常接近比特币的设计,也是基于点对点技术的去中心化架构。不幸的是,他未能引入共识的计算机制,这使得B-money很难解决女巫攻击问题[3]。黑客可以低成本获得大量的共识投票权,从而主导整个加密货币体系。

智能契约之父尼克萨博(Nick Saab)在2005年提出了比特金(Bitkin)的思想,用户通过竞赛解决数学问题,然后用加密算法将答案串联起来公开发布,从而构建了一个产权认证系统。该系统非常接近比特币的思路,但遗憾的是它更擅长理论研究,而不是编程。他曾经在论坛里发帖给开发商打赏,但是这个项目开发难度太大,结果自然是可以预料的,没人管。

因此,第一个立蛋的桂冠属于中本聪。我详细介绍了这些比特币诞生的细节,是因为正是这些背景知识决定了我当时对比特币的理解。我见过太多人骄傲的说他2009年就知道比特币了,也见过太多人后悔当初买了几万的币,后来又早早的卖了。早期接触比特币信息并不能说明什么。对区块链思想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他能走多远。毕竟,正如《教父》所说,“花半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完全不同的命运”。

2011年的时候,网上关于区块链的信息非常匮乏,我不得不在工作之余做一名信息搬运工,翻译一些英文网站的信息和帖子,发布在自己的网站上,这就留下了我的比特币地址。有一天,有人在文章下面留言:“博主,我觉得你的站很好。为什么不申请一个独立的域名和空间?”你的地址,0.168BTC是我捐的。“那时候知道比特币的人就像大熊猫一样稀少,所以我这辈子都很难遇到能兑换比特币的人。自然不会错过和他交流的机会。加了QQ才知道他叫吴。也是国外最大的比特币社区bitcointalk中文版的版主。

后来,我们一起给网站投稿,并注册了一个新域名,8btc.com,他提议叫它巴比特。他还翻译了比特币白皮书,“区块链”这个词就是他翻译的。很多人翻译了比特币白皮书,但QQagent(吴的笔名)是最经典和最受欢迎的。中本聪是一个工程师的写作风格,他的写作风格是标准的论文格式。为了匿名,他还故意使用一些非常规词汇,其中还夹杂着数字公式,给译者和读者造成了很多麻烦。吴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经济学和心理学双学位。他的数学功底深厚,翻译几乎天衣无缝。我曾经给他指出一个错误,经过讨论才发现是我自己误解了。

QQagent版的中文白皮书非常严谨,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许多区块链术语的中文名称都来源于此。比如“区块链”一词的翻译,直白准确,指出了“块”的特殊数据结构。这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新的分布式共识没有block的结构,所以很难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块链,只能算作分布式账本。有人将其翻译为公信链、环链、区块环链等。这有点字面意思,甚至违背原意,离开了区块链最本质的定义。

再比如他把“transactions”翻译成了“transactions”,有人指出这可能是一个史诗般的错误,因为字面意思应该翻译成“transfer”。本质上,翻译成“交易”是出人意料的可预测性,这需要对比特币的UTXO(未使用交易输出)模型有深刻的理解。因为对于去中心化的UTXO来说,没有账号概念,账号是传统的互联网概念,本质上是中心化的。特别是当Bytom将UTXO扩展为BUTXO时,可以在同一笔交易中实现多项资产的转让,这是一种事实上的交易行为,而不是转让行为。

我唯一的抱怨是“Proofof Work”被翻译成了“工作量证明”,“工作量”这个词很容易误导大众,以为仓储服务、交易、写文章、聊天等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可以算作工作量,但实际上只有计算的量可以验证,其他所谓的“仓储即挖掘”、“交易即挖掘”、“内容即挖掘”都无法验证。所以“工作量证明”其实应该叫“计算证明”。但这是中本聪的原话,自然不是翻译或中本聪的错,因为他只是引用了前人的成果,工作量证明机制是亚当贝克提出的。

2013年底,吴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和他一起创业,做矿机。我拒绝了,我说:“你去淘金,我去卖水。”因为这个选择,我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创业之路。几年后,比特大陆发展成为超级独角兽,媒体报道其利润甚至超过蚂蚁金服。有记者问我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当然,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这绝不是掩饰自尊,而是内心真实的声音。

如果说我这几年的创业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地方,那就是我一直遵循着自己最初的选择:在区块链的前期,我会传播区块链知识,普及技术,让更多的开发者和创业者参与到这场互联网级的创新中来。

2013年和朋友合著《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为了成为市场上第一本区块链专著,出版社要求在一周内完成草稿。七个人没有一个拖稿的,全部如期完成。只是因为我们内心火热,有无数的想法要表达,有无数的误会要澄清。这本书的原书名是《比特币:一个真实而虚幻的金融世界》。出版社的编辑在把幻觉调整为现实之前,显然是不认可比特币这个概念的。然而,虚无缥缈的比特币真的活了下来。现在来看,书中的内容还是挺有前瞻性的。智能合约、智能资产、彩币、零知识证明等热门概念都在书中有所介绍。

早期“卖水”的收入自然微薄,创业的艰难是巴比特起步阶段的真实写照。2014年第二波比特币牛市崩盘后,所有创业公司都不可能一夜之间拿到钱。我不记得有多少投资者拒绝了我。我认为有50个投资者没有100个。我对被拒绝已经麻木了,但我还记得一个场景。一位知名投资人兴奋地问我:“你怎么让我们前台的小姑娘用比特币的?”当时我满脸通红,一时答不上来,直到走到电梯口才想起包里装的是纸质钱包打印机。事实上,我可以打印比特币的私钥,交给前台的小女孩。

我见过太多的投资人,他们无疑属于最聪明的群体。但正是这群人对区块链的误解最深。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佛教中,知见障碍一般都是这样。相反,过去的知识构成了新认知的障碍。过去的经验越成功,判断就会越准确。反而会构成对新事物,尤其是颠覆性创新的盲点。

在这里,我想问三个主要问题,它们最容易引起人们对区块链的误解。

不可能的三位一体第一个问题,不可能的三位一体: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效率和去中心化是不能共存的。这个理论是我在2014年提出的。当时很多人批评PoW(工作量证明)造成了巨大的能量浪费,并试图用PoS(公平证明)等非计算共识代替计算共识。但我的研究发现,PoS等非计算共识虽然节约了能量,但带来了新的问题,牺牲了去中心化。

这个理论一提出,就引来铺天盖地的批评。论坛上文章[4] 《不可能三角形:安全,环保,去中心化》下有90多条评论,大部分都是针对我的。NEO创始人达洪飞和YOYOW创始人巨蟹座与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当时我参加会议活动,大家都笑称我为“长三角”。这些批评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的开发者和研究人员都有根深蒂固的互联网思维,也就是优化思维,认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达到极致的效率。但这对区块链来说并不成立,因为要达成去中心化的共识,就必须引入计算竞争,而竞争会带来计算成本。

其实很多分布式领域都存在不可能三位一体,比如分布式计算中具有一致性、容错性、可用性的不可能三位一体,分布式域名中具有安全性、去中心化、人类可读的不可能三位一体。因此,区块链不可能三位一体实际上是归纳出来的,但要证明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另一个问题,即数学希尔伯特公理系统的“不可能三位一体”。据说在公理系统中,如果命题满足独立性和一致性,就不可确定。丘奇和图灵已经证明了不可确定性。从这个想法出发,事实上,区块链不可能的三位一体也可以得到证明。从数学上来说,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一致性其实就是安全性,即命题不能互相矛盾。独立就是去中心化,各命题不能互相推导。可判定性就是效率,没有普适的算法,可以提前验证一个命题是否成立。

几年后,“不可能三位一体”的争议逐渐平息,但也逐渐被接受为行业共识。其实在共识机制的创新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没有新的共识机制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只是在三角中选择一个平衡点,比如牺牲一些去中心化来寻求更高的效率。

“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第二个问题,放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过去几年,对区块链最大的误解可能是对“去中心化”这个词的理解。从字面上看,去中心化意味着节点、数据、矿工和开发者的分散.有人试图通过算法的改进和阻抗ASIC芯片的开发来避免计算能力的集中化。当然,这些努力都是障眼法,算法停不下来只能延缓专门挖矿芯片的诞生。甚至有人认为矿工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用个人电脑挖矿)是中本聪的初心,中本聪支持“一CPU一票”,即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个人电脑和手机挖矿。

需要澄清的是,“每个人都可以用个人电脑开矿”正是中本聪反对的“一个IP(互联网协议地址)一票制”,因为每个矿工的电脑贡献了一个完整的节点,相当于一个网络节点的所有IP拥有同等的权利。那么,那些拥有分配大量IP地址权力的人,比如僵尸网络,可能会主导比特币网络。僵尸网络最多可以包含几十万台机器。比如暴风木马有25万个节点,远远大于比特币的节点数。风暴木马控制的僵尸网络可以轻易发动51%的攻击。中本聪的“一个CPU,一张选票”实际上意味着一个计算单元代表一个功率单元,其更高的计算能力意味着更高的功率。“一个CPU,一张选票”的说法只是“计算就是力量”这一思想的量化。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个人电脑和手机进行挖掘。这似乎是一个更加公平、更加去中心化的理想社会,但为什么区块链的安全感降低了呢?原因很简单。“去中心化”不是一个描述结果的词,而是一个描述过程的词。结果的分散并不意味着过程的分散。僵尸网络的节点状态分散,但行为模式高度一致,性能的相关性会为1。无论这些节点的数量有多大,它们都将被视为同一个节点。另一个例子是著名的Bitfinex交易所被盗。虽然Bitfinex使用了多个签名,但是由于BitGo保存的私钥自动对来自Bitfinex服务器的所有请求进行签名,所以两个私钥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私钥。不管使用多少个私钥的多重签名,不管这些私钥的存储在空间上多么分散,只要这些私钥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那么这个多重签名方案就是不安全的。

“去中心化”的本义是指每个人参与共识的自由。他有参与的权利,也有退出的权利。在开源代码和信息对称的前提下,参与和决策的自由意味着公平。可见,“去中心化”并不是一个新词。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市场的自由竞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去中心化”一词不妥,特别是一些自由派赋予了它不必要的含义,建议用多中心化、弱中心化或分配化来代替。其实这有点危言耸听。去中心化既不是消灭中心,也不是自由派所理解的政治意义。它是完全中立的,其核心思想是自由竞争。

在竞争机制下,计算能力的集中并不是一个可怕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计算能力的高成本,矿池和矿工51%的攻击不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另一方面,即使有不可理喻的疯子,比如计算力份额很大的矿池,他们的攻击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矿池的计算力并不真正属于他们,他们时刻面临着新计算力和新玩家的挑战。计算能力的集中本身就是市场的结果。任何开放系统在自由竞争下都会形成专业化分工,这就像生物有机体的组织分化。专业的矿工、专业的支付钱包和专业的区块链数据服务提供商.这些是区块链权力下放的结果,而不是我们试图避免的后果。

所以,人们对矿霸的批评是站不住脚的。为了追求所谓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社区集体抗议抵制以比特大陆为代表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矿机厂商。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太坊和门罗币都在设计之初加入了“反ASIC”的特性,试图让ASIC在通用计算上对GPU(显卡)和CPU没有优势。当然,这种“反ASIC”并不成功,比特大陆很快发布了以太坊和蒙罗币的ASIC矿机。《财新周刊》用封面文章《盐卤的野生生长》报道了这一点。在接受财新采访时,我指出社区对ASIC的抵制是基于他们对去中心化的误解。事实上,上门币一直处于僵尸网络的控制之下,中心化程度甚至比比特币还要差。

在这一点上,我完全支持矿机厂商的创新。正是超级摩尔定律的技术进化速度,让比特币等PoW机制的区块链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计算之城,让地球上的任何人都可以放心地使用区块链转移资产。如果区块链还停留在CPU挖矿的时代,这个网络是完全不可信的。

我同意吴的大部分观点,尤其是在对计算的理解上。他崇尚“计算之美”,我崇尚“计算就是力量”。但在第一个问题上,我们有着可怕的分歧。吴认为的容量、易用性和交易成本决定了它的价值。所以比特币要想被大众接受,必须扩大规模,必须提高交易效率。但我一直认为,追求效率需要牺牲去中心化,这还是互联网思维,不能用牺牲稳定的野蛮方式来解决。

2016年,吴因为扩张问题与比特币核心社区发生争执。几乎所有媒体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甚至有人把他描述成世界公敌、寡头、叛徒。[5]这时,巴比特似乎成了他唯一的依靠。毕竟他一直很重视巴比特作为前联合创始人的地位。当时也是巴比特搬到一个偏僻的科学园区,办公室很小,最难熬的时候。

需要提到的是,2015年的一天,在被50个投资人,包括我以前的两个合伙人拒绝后,我回到浙大旁边租的商住楼,坐在河边的栏杆上给吴打电话。我支支吾吾,还没说几句,他就说知道了。钱第二天就来了。可以说,吴不仅是白璧德的创造者之一,也是白璧德的救星。

所以,当他也需要帮助的时候,自然想到了我。一天,他从北京飞到杭州,突然拜访了巴比特的办公室。我们一起拍了一张合影。寒暄过后,我意识到他是带着心事来的。但他一句话也没说。我们沿着京杭大运河走,聊杭州的生活,聊桥。我们没有说什么生意上的事,但我感受到了他的压力。

然而,巴比特在扩张争议中始终保持中立。有一天,吴打电话给我说,你就帮我一次好吗?那是他最后一次向我求助。我创业以来,从来没有怀疑过巴比特的价值观。只是这一次,我怀疑这些原则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幸运的是,多年以后,我可以释怀了。他对此并不感到难过。

在过去几年里,我在演讲和文章中一直呼吁业界彻底界定区块链和分权的定义。2017年5月,在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的指导下,中国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发布了《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参考架构》标准,首次将区块链的定义与分布式账本区分开来,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业界接受“去中心化”的定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下面这张很通俗的图1,指出了去中心化的网络有多中心的结构,但是静态的画面并不能反映整个过程。最准确的例证应该是一个移动的画面,说明那些边缘节点也有参与共识的自由,成为中心节点。这是一个动态的竞争过程。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去中心化的过程定义。比如冯晓老师在《区块链:通往资产数字化之路》的序言中指出,区块链,尤其是比特币区块链所谓的“去中心化”,其实代表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完全去中心化。去中心的范围也仅限于经济和商业治理。即使在经济和商业治理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去中心化”和“非去中心化”,而不仅仅是“去中心化”。

图1分权图[6]

如果说我的第一个观点最终获得了业内多数人的认可,第二个观点也引来了少数人的共鸣,那么第三个观点,从目前的反响来看,可以说是知音了。

交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第三个问题是,在区块链中存在一个“交易热力学第二定律”。将币日引入信用评价,可以建立一个不能被骗的信用体系。此前普遍认为,区块链通过算法实现了无需中央集权机构背书的共识,是一种未经许可的无许可信任。“客观”信息的价值非常有限,单靠区块链技术无法解决信用问题。例如,阿里的老师曾鸣认为:“在无权限信任中使用信任这个词是非常误导的。记录的真实性只是信任的最低要求.区块链技术本身目前所能达成的共识,在促进社会协调方面的价值非常有限。”这个观点颇具代表性。业界普遍将区块链视为技术创新,认为技术解决不了信用问题,因为信用本质上是人的问题。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上述观点的局限性在于,仅将区块链视为一个静态的、公开的、透明的、不可改变的账本,而忽略了链条上交易的不可逆过程特征。这个特点足以颠覆我们5000年来对交易的认识。自从货币发明以来,我们一直把交易理解为等价交易,忽略了交易过程的时间箭头。链上的交易具有货币日的时间戳。货币日是区块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顾名思义,货币天数等于每笔交易的金额(货币)乘以这些货币在账户上的时间(天数)。比如你花了100天前收到的10个币,1000个币日就会在这次交易中被销毁。

我在《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一书中指出,如果把每笔交易中销毁的货币天数作为信用评价因素,就可以建立一个不可磨灭的信用评价体系。系统规定,在一次交易中,销毁的货币天数越多,信用评价的权重越高。当客户尝试使用两个账户进行重复交易时,对第一笔交易的评价有效,但交易完成时历史累计货币天数已被销毁。当进行第二次交易时,货币天数的累积非常小,因为它发生在第一次交易之后不久,因此,对信用评估的贡献非常小。之后日内交易毁掉的货币天数总量也很少,所以用户用同样一笔钱反复刷赞,不管刷多少。同样,当差评师试图通过大量的小额交易对用户进行差评时,由于信用评价与被毁货币天数成正比,由于交易金额太小,几乎无法影响用户的信用。因此,刷单行为在区块链交易中不再成立。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人们总是把信用看作是人的问题,试图从道德层面约束交易行为。淘宝和JD.COM建立了极其复杂的信用体系,试图区分真实交易行为和欺骗交易行为,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用户的社会关系、职业、收入甚至公共事业账单,评估一个人的信用水平。然而,在区块链的信用评价中,信用实际上是一个数学问题。在刚才的例子中,我们看到用户的交易行为不再分为欺骗交易和真实交易,所有的交易行为都是一视同仁的。通过数学赋予交易一个成本,信用评估结果可以准确反映用户的真实信用。作弊是允许的。没有一个集中的权威机构可以跳出来宣布冻结你的账户,但即使你作弊,也不会影响任何人的信用。

如果说等价交易就像热力学第一定律,那么货币日毁灭的发现就像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发现。熵增原理(shng)陈述了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同样,我们也可以给出交易的“克劳修斯表达式[7]”:一个交易系统中的货币日总是被消灭的,一个交易中不可能不消灭任何一个货币日。

基于币日毁灭的信用评估,可以解决信用刷量的问题,这是很难理解的。一方面,“交易就是等价交易”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少有人意识到交易的时间箭头的存在。区块链用货币日的时间戳如实记录每笔交易,这使得诚实交易和信用交易在统计上有所区别。这个统计过程类似于同位素定年的原理。同位素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就在封闭系统中衰变,稳定同位素的积累速度与外界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利用这种速度差,可以测出生物体的年龄。同样,信用刷卡可以看作是封闭系统中的交易,诚信交易可以看作是开放系统中的交易,它们对于货币日毁灭的积累速度是不同的。

然而,从货币的应用到信用社会的建立,仍然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一方面取决于连锁交易的普及程度,没有量的积累,无法建立统计有效性;另一方面,连锁交易的不可逆性的代价是高昂的计算成本。虽然能量的消耗是不可避免的,但硬件成本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比特币挖矿机不做挖矿(哈希运算),几乎就是一堆芯片垃圾,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虽然作为狭义区块链的支持者,我一直强调计算的价值,但计算的方式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计算的融合2017年,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作为三大新兴技术,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有人总结了其背后的差异,代表了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变化。更多的人看到了两者之间的交集:计算。2015年,Bitcontinent宣布进入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并于2017年发布了AI芯片BM1680,希望在人工智能领域复制他们在区块链挖矿芯片的成功经验。一家名为Vectordash的硅谷公司推出了一个机器学习共享计算平台,收集区块链矿工GPU的计算能力,用于AI深度学习加速服务。还有更多项目探索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用区块链技术解决AI数据隐私和共享问题,用AI技术实现真正的智能合约.我意识到这两者最大的结合将会是在计算机领域。如果把这两个领域比作两个池子,区块链的计算能力水平很高,堪比胡佛大坝;AI的计算能力水平很低,很多年都停留在GPU和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阶段。如果我们能打通这两个水池,区块链的水位就会下降,艾的水位就会上升。事实上,我们可以在两个主要领域使用同一个池作为计算资源。

当我把这个想法和圈内的技术大佬交流的时候,只有十分之二的人赞同我的想法。其他人要么认为不可能,要么认为即使实现了也一文不值。幸运的是,我们在2017年成功推出了Bytom Tensority算法,并将AI运算密度最高的矩阵运算应用于共识计算,使得AI芯片能够应用于Tensority算法的挖掘。当初支持我的朋友在文章[8]中评论:张量算法可能会改变AI芯片的生态。首先,张量算法的低功耗设计放大了功耗对于AI芯片的重要性。其次,挖矿降低了AI芯片的设计风险和回报周期。AI芯片都是复杂的SOC。如果某个组件有bug或者整体规格不合适,销售上可能会有问题,但是这种芯片还是可以开采出来收回部分成本的。最后,挖矿推动了AI芯片的普及,搭载AI芯片的手机、相机、人脸识别设备等物联网终端都可以参与区块链挖矿。

区块链不仅让计算更加去中心化,从云端延伸到网络边缘,也让数据更加去中心化。通过同态加密、多方安全计算、零知识证明等加密技术,让所有的数据分享者和计算参与者享受到数据的红利,而不仅仅是巨头们的盛宴。当我们在共识算法层面探索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统一性时,有人在更低的层面研究高性能不可信计算网络。Plat ON创始人孙认为,传统互联网架构面临挑战,参与全球互联网计算的节点呈指数级增长。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希望获得更多的计算能力,产生更多的计算价值,而传统架构越来越难以支撑这种需求。Plat ON对MPC算法的研究,可以保证在不收集本地数据和不泄露隐私的前提下,各方通过执行既定的逻辑运算,仍然可以得到一个共同的期望结果。[9]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孙分享了彼此的书单,发现我们都是computism的粉丝,所做的创业方向也是计算之路的不同层面。

因为我这些年一直秉承的是第一性原理思维,理念先行,创业实践。我所坚持的区块链概念属于区块链最狭义的定义,即基于计算共识的区块链,所以我和很多朋友有分歧。他们有的是市侩开国元勋,有的是市侩专栏作家,有的是市侩社区大V,还有的和我一起写过书,比如陆彬、大洪飞、巨蟹。我们争吵,反目成仇,一度怀疑我们的友谊能否长久。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巴比特不会因为我而反对同一个党派,而会一直公开公正地表达所有观点。现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项目,独自走在不同的方向。在区块链领域,没有权威的专家,没有无可争议的定义,也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供参考。每个人都像是未知世界的冒险家,到处探索黑暗世界的边界。何不十年后再回头看今天的探索,哪边是悬崖深渊,哪边是星辰大海?

广告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区块链网站|NFTS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klwz.com/jzb/xmr/48480.html

作者: 币圈小哥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