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站|NFTS Terra(LUNC) 交易平台情况频发 交易公链去中心化或许能解决大问题

交易平台情况频发 交易公链去中心化或许能解决大问题

广告位

交易平台状况频发,去中心化交易公链或能解决大问题

春节期间,加拿大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QuadrigaCX被曝因创始人科滕意外死亡,导致价值约1.45亿美元的加密资产无法取出。原因竟然是QuadrigaCX的冷钱包私钥被Cotten一个人控制了。目前,关于科滕死亡的真相存在诸多疑点,相关投资者很可能遭受损失。

这已经不是集中交易平台第一次出事了。2014年门头沟事件,85万比特币被盗;2015年的Bitstamp事件中,19000个比特币被盗;在2016年的Bitfinex事件中,近12万个比特币被盗.集中交易平台被盗,创始人跑路。

按理说,中央交易平台安全问题频发,用户应该“弃之而远之”,选择有自己私钥的交易平台。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投资者还是选择了集中交易平台。

CoinMarketCap上的数据显示,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交易量是一波中最高的,排在100名左右,24小时交易量只有220万美元左右,而交易量最大的几个头部为中心的交易平台的交易量都在5亿美元左右,是前者的220倍左右。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不受欢迎可见一斑。

CoinmarketCap 2月16日数据

为什么用户会选择集中式交易平台,而不是相对更安全的分散式交易平台,拥有自己的私钥?

为什么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会“冷门”

用户选择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最大动力来自于对资金的控制。如果用户掌握了私钥,交易平台因“邪恶”或黑客攻击而造成资产损失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核心痛点,行业在多年前就开始尝试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2015年第一个去中心化交易平台Bitshares诞生三年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以上四种模式各有缺陷。以Bitstocks为例,集中网关的资产托管方式,一方面太麻烦;另一方面,“网关跑路”的存在导致的安全风险系数也相当高,甚至有人将比特股的跨链方案称为“伪跨链”。

目前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说的最多的有三点:性能不足、扩展性差、去中心化程度低。

目前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交易必须在链上进行,如果BTC、ETH等主流资产上链,即使线上交易不拥堵,线上撮合和矿工打包确认也必然带来交易延迟。在网络拥堵的极端情况下,一笔交易可能需要几天才能完成,这种糟糕的体验是用户不选择集中交易平台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不同的区块链不具有互操作性,不同链之间的信息和价值交换过于复杂。现有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支持的跨链非常有限,无法像集中式交易平台那样为用户提供足够丰富的交易对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打破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途径其实很明显: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要被用户广泛接受,需要提升性能和扩展性,让用户体验没有延迟感,有足够丰富的交易对可供选择。

有没有巧妙的解决方法?

目前很多团队都在攻关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面临的上述问题。一些项目在这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Contractland(契约地)表示,解决性能和可扩展性问题需要新一代的跨链技术。去年10月底,团队核心团队向中心推出了交易平台原型的公测。原型支持跨链转移,采用完全去中心化的链上匹配和链上结算模式。此前,他们已经在以太坊测试链和TerraChain测试链上完成了符合ERC20标准的令牌双向跨链转换,在性能、扩展性和去中心化三个维度上提供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我们来看看是如何实现的。

1.交叉链桥模式的巧妙扩展性和高效性。

大部分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扩展性不足的问题。目前少数有跨链解决方案的团队采用了混合跨链技术,一条链对应一个接口。如果连接比特币、以太坊、EOS,需要三个交叉链接端口,非常复杂,每增加一个链,复杂度几乎呈线性增加,使用和后续扩展的难度都会大大增加。

就像八年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网络运营商推出的携号转网,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困难,比如转网后号码与原网络之间通话的计费方式、发送短信的注册码归属混乱等。如果有更多的运营商加入,用户体验会更加不友好。这种模式后来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合约大陆规避了这种模式,采用专门为交易设计的交易公链,而不是交易协议或交易平台。采用“Terra Bridge”技术实现交叉链接,这是通过双向Peg机制和双向映射实现的,允许应用链相互通信。

换句话说,合约内地的分散交易系统有一个特殊的区块链层来处理撮合和清算等交易平台的重要功能。该协议建立在独占交易链上,而不是部署在传统的公共链上。

这意味着他们用非常巧妙的方式解决了跨链交易扩展性差的问题。各种公链资产可以快速接入合约大陆,既能提供和集中交易平台一样丰富的交易对,又能天然共享流动性和交易深度。这对用户和项目方是很有吸引力的。

2、应用逻辑分层设计保证性能。

与传统公链相比,合约大陆的交易链TPS有了很大的提升,测试网络的TPS已经达到3000。

其性能优势不仅体现在较高的TPS上,还体现在应用逻辑的分层设计上。这个怎么理解?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苹果和安卓手机都用过的用户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安卓手机用久了会换卡,而第二硬件配置的苹果手机使用起来相对更流畅。这是因为两个系统在软件优化方面的差异。安卓软件即使在后台运行,也会占用大量系统资源,而苹果iOS侧重于当前运行的软件。

合约大陆也采用这种类似苹果的模式。在初始设置时,严格控制区块链层逻辑执行的权力,将应用逻辑嫁接到应用层来实现,并限制智能合约的数量,从而保证网络计算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一个应用,避免网络拥塞。

3.“三权分立”的核查机制保证了权力下放。

去中心化程度不高,这也是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通病。在这方面,合同大陆采用了“三权分立”式的验证者模式。

主链验证者负责在主链上生成新块,维护数据接收,事务验证和释放候选块,是系统中最重要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主链验证者类似于当前PoW共识下的区块链系统中的矿工。桥接验证器的角色类似于主链验证器

这种类似于美国的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的“三权分立”模式,有效强化了分权属性。

系统还设置了奖惩机制,验证者的行为准则必须遵守系统内的共识准则,不履行共识义务的验证者将受到惩罚。验证者的一般违约会导致他们损失部分抵押令牌。而恶意破坏系统的违规者将失去其抵押的所有信物。大部分被没收的代币将奖励给告密者和其他诚实的验证者。

合约大陆基于专门为交易设计的交易公链,在高性能交易公链的基础上大幅提升撮合清算效率,通过Terra Bridge模式实现去中心化跨链,丰富可交易资产选择;链式交易天然共享流动性和交易深度,为市场提供更好的流动性支持。跨链桥接模式、应用逻辑分层和验证者机制三大创新方案,为如何搭建下一代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基础设施”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03思想自由的团队推动项目落地。

区块链项目理论的完备性和落地的可能性之间总是存在矛盾。很多项目都陷入了“理论完美”却无法落地的境地。

合同大陆开发的里程碑和规划

根据官网发布的路线图,合约大陆,2018年处于理论模型构建和测试验证阶段,2019年是多链生态落地阶段。项目的实际进度和落地符合官方计划。今年1月,他们在跨链协议方面向前迈进了两步:

2019年1月17日,宣布跨链协议Terra-Bridge和主链Terra-Chain正式完成主上线。

1月29日,BTC完成了基于EVM链的所有跨链协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契约大陆是一个社区驱动的治理组织,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在无差别的环境中建立信任,达成共识。其核心开发人员来自计算机、金融、研究等不同领域,分布在硅谷、纽约、多伦多、杭州、华沙和基辅。

一群崇尚自由的极客有一个美好的想法:通过技术手段,价值真的可以安全、透明、公开、自由地流动,他们也被这个想法团结在一起。团队自由主义的气质还体现在开放性上。团队对Terra链没有任何限制,其他团队可以自由参与链中创建和开发专属交易平台。此外,团队对有金钱需求的人也是免费开放的,不存在所谓的“金钱费”。这些行为都表现出了团队自由主义的气质。

分散交易平台的发展前景

用自己的私钥为用户提供安全、去中心化的交易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这从一些以头部为中心的交易平台的布局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迁安即将推出beta版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曾表示,希望集中式交易平台永远消失。安全专家约翰迈克菲(John McAfee)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甚至断言,集中式交易平台将在五年内消失,为已经去信任化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让路。虽然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于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事故频发的集中交易平台的安全性,在圈内用户眼里,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资产由用户掌控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逐渐扩大。从长远来看,去中心化是交易平台行业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已经解决了性能和扩展性问题,并将逐步规划的合约大陆,是否真的能成为引领下一代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发展的方向,还有待观察。你认为去集中交易所目前不受用户欢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

广告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区块链网站|NFTS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klwz.com/jzb/lunc/46335.html

作者: 买土地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