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货币、汇兑、流量之间的激烈战争,共识机制的竞争也很激烈。作为区块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将谈论共识机制的过程。
这一切都始于2012年的比特币,它让我们更加清楚共识算法去中心化的概念。此后,数字货币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而这个全新的领域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经开放,便吸引了无数人。
关于共识机制的传说太多了。从PoW到PoS再到PoC,各有利弊。今天,主要的共识是PoC。
PoC其实就是能力的证明。硬盘容量越大,硬盘中可以存储的挖掘预计算方案的值就越多。答案越接近,奖励越多。
PoC的前世
早在2014年,一位匿名用户在密码学论坛BitcoinTalk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高效HDD挖掘》的帖子,介绍了PoC共识的背景和思想,并公开了源代码。可惜的是,作为PoC共识的开创者,曾经在BitcoinTalk上发布了1300多页的BurstCoin项目,前期却长期无人问津,项目持续萎靡。后期虽然有社群加入,但被曝出运营不佳的丑闻。诸多因素让BurstCoin项目惨淡收场,PoC共识也只有少数人知道。
2015-2016年,在PoW这个有着鲜明共识的明星的衬托下,站在一旁的PoC就像一个无人问津的配角,诠释着陈奕迅《浮夸》的歌词。那年18,站着像个奴才。时间到了2017年,随着PoW网络计算能力的不断上升,人们开始担心能耗问题。世界上造就了一个英雄,明星项目Filecoin诞生了。硬盘挖掘因其低消耗、低门槛而备受关注。但由于Filecoin项目反复上线,消耗了人们的热情。人们不再关注项目本身,开始关注PoC共识机制。这一刻,PoC的热度开始飙升。
PoC这一生
然而,2018年,PoC开始如火如荼,因为就在这个时候,PoC中出现了一种可以逼近BTC的硬核币,它的设计是直接针对比特币,也就是BHD。它利用其抵押贷款机制来确保通货紧缩,并使其更加节能,它响遍了货币圈,以至于人们后来对PoC共识产生了热情。
2019年的今天,比特币挖矿的耗电量将超过美国,2020年将与全球耗电量持平。在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可持续发展有赖于PoC。EXE交易平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PoC领域为切入点打开市场,进一步完善PoC生态,让PoC领域的关联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