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站|NFTS Avalanche(AVAX) 蜂巢研究所的区块链可以扩展Layer2能脱颖而出吗?

蜂巢研究所的区块链可以扩展Layer2能脱颖而出吗?

广告位

蜂巢研习社丨区块链的可扩展,Layer2能否脱颖而出?

6月23日,哈什基资本(HashKey Capital)投资经理芮在万向区块链蜂巢研究院与Nervos CEO Steve Guo、Road Printing Protocol首席执行官Jan、celerletwork核心开发工程师Michael、OffchainLabs亚太区商业生态负责人Nina对话。他们基于自身多年的行业积累,从技术、管理、生态等角度探索打破Layer2的路径,重点是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以下按速记整理,略有删减不影响原意。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万向区块链的立场。

芮(主持人):大家好!我是哈什基资本的芮。很高兴邀请到目前市场上最热门的公链、Layer2、跨链技术项目。我非常荣幸成为这次的主持人。这次的主题是Layer2,但是我觉得可以讲很多东西,从公链底层到中间件,再到市场上一些比较新比较热的东西。首先,请介绍一下你自己,从的郭先生开始。

史蒂夫郭:大家好!我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郭,首席执行官的道路印度协议。众所周知,路印协议是2017年8月策划创建的,最早的目标是基于订单簿进行线下匹配。2018年做了第一版,发现不太可能商业化,尤其是基于秩序册。之后,我想知道解决方案是什么样的。当时以太坊社区还没有ZK卷这个名词,只是隐约看到了零知识证明的方向,于是在2018年底开始做基于零知识证明的第一代系统。

我记得2019年的时候,DevCon上以太坊的社区里才刚刚开始ZK Rollup的概念,不过那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做出了第一个版本。路引ZK Rollup系统第一个版本于2019年底正式在主网上线,这是以太坊第一个ZK Rollup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两年多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中间迭代了好几个版本。这大概是全路印刷协议的简介,谢谢!

芮(主持人):按顺序,Arbitrum的Nina能介绍一下自己和项目吗?

Nina:我叫Nina,是Arbitrum亚太区生态和商务主管。Arbitrum是第二层市场价值排名第一的协议。我们家占了Layer2赛道TBL的50%,上线以来基本保持在这个数值以上。

自去年8月31日上线以来,Arbitrum生态已有约400个项目可以开放互动,生态发展相对繁荣。史蒂夫老师刚刚讲述了他们项目的历史。其实我们的项目在以太坊白皮书出来之前就已经在做扩容的研究了。创始人201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了一个比特币扩容方案的原型,直到2017年才转为商业项目,最后变成了今天的Arbitrum One这样的一个Rollup。

未来,即将迎来Arbitrum Natural的技术升级,重点是让煤气费更便宜,链条上的吞吐量更高,即将推出名为Any Trust的新链条,专门针对元宇宙、GameFi和SocialFi。我期待您在L2夏季年会上与我们一起关注Arbitrum的新发展。

芮(主持人):接下来,我请迈克尔谈谈你和策勒。

迈克尔:我们的Celer是一个较早的项目,将于2018年正式启动。首先,我们提出了基于以太坊的状态通道扩展方案。当时是2018年,我们在以太坊上做了第一个宇宙状态频道。当时我们做了一个五子棋试玩,在以太坊主网上开了一个状态通道。双方都会下五子棋。

但是,我们后来发现,国家频道的应用是有限的,尤其是在2019年推出Uniswap之后。我们发现没有办法用状态通道来建模,也没有办法用状态通道来扩展像Uniswap这样的应用程序的容量。

正如史蒂夫老师所说,Rollup开始逐渐起来,所以我们也对Rollup做了一些研究。随着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DeFi的兴起,做了Layer2 Finance的Demo,主要是让用户在Layer2上操作Layer1的DeFi协议,相当于定制化的Rollup。但是这个东西有意思的是反应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所以这个东西并不是特别大。

后来我们发现,整个区块链,尤其是以太坊生态,逐渐进入了多EVM的格局。无论在一楼还是二楼,每个人都在每个链条上复制了EVM。每个生态相当于在每个链条上都有自己的一套DeFi基础设施。我们占领了天桥轨道。

本来我有自己的链条,但是一直没有广泛使用。后来我把这个自己的链和跨链桥结合起来,做了一个相对去中心化的跨链桥——cBridge。我们认为这是现在比较成功的,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支持的链条,在这个行业都是比较领先的。大致就是这样。今年,我们将继续扩大资产跨链和新闻跨链。

芮(主持人):最后请Nervos的Jan给我们讲一讲你和Nervos的故事。

简:大家好!我是简,内尔沃斯的建筑师。你可能听说过Nervos是一个比较有思想的项目,它是一个公共链。但是当大部分公链项目都在做PoS的时候,我们在做PoW,而大部分人走的是account model路线,我们在做UTXO,当大部分连锁都在做分片和Layer1扩展的时候,我们说分层才是正道。我很高兴今天加入小组,谈论分层层2。

今年在Nervos有几个重要的里程碑。本月底,Nervos上的易拉宝项目Godwoken将上线。新版V1完全兼容EVM,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对于用户来说,会觉得很像以太坊里的易拉宝,甚至你会觉得是以太坊里的易拉宝,但不会觉得它的Layer1是Nervos CKB。在Q3,计划发布另一个Layer2框架Axon,实际上是一个Sidechain或者Appchain。这是今年的一些计划。

芮(主持人):你怎么理解,是跨链桥、公链还是Layer2?和Nervos一样,第一层使用PoW机制,第二层也以类似于proof的方式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我想请你谈谈,包括我对史蒂夫在安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的理解。请谈谈安全部分,用什么样的机制来保护用户的安全,潜在的风险点。从Jan开始。

Jan:说到安全性,第二层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思路。一个是我们所说的乐观执行或欺诈证据。一般情况下,我假设没有问题,但是有问题的时候,我可以寻求Layer1的帮助,把作恶的证据提交给Layer1。渠道网络和最优汇总都存在挑战性机制。

另一种是零知识证明。ZKP开发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零知识证明技术来验证第二层上的计算执行过程的结果是正确的。所以我觉得基本上所有的Layer2都使用Layer1的基本性质,用Layer1作为最终的仲裁角色,很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法庭。日常的活动发生在日常的地方,但是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去找法院,第一层就是那个法院。

芮(主持人):我们刚才讲了一些偏向密码学的机制。我知道你也很乐观,但你可能会添加加密机制,因为我从未见过CKB的Layer2架构。

Jan:说到Nervos,Godwoken是一个汇总框架。我们实际上想要做的是一个框架。所谓框架,就是可以定制成最优汇总或者ZK汇总。我们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现在第一步是从Optimal Rollup开始,6月底即将推出的版本是Optimal Rollup。

芮(主持人):说到看好的音量,请妮娜谈谈Arbitrum包括Arbitrum上的验证者。其实在OP上完发条之后,大家还是会对集中式验证器有一些想法的。安全是一方面,所谓的MEV方面也是一方面。想请妮娜谈谈Arbitrum在设计中是如何考虑用户资产安全的,是否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点。

Nina:我想问Jan,所以我们开放架构的一楼只支持Nervos的网络?或者可以在其他网络中作为层使用?

Jan:Godwoken只支持一楼的CKB,因为以太坊已经有了Arbitrum这样的好项目,所以我们会走另外一条路。

尼娜:谢谢,谢谢你给我们这个机会。

回到芮的问题,刚才Jan已经详细讲解了开心卷,我就不重复了。比较特别的是,我们选择了多轮价值证明,但这与安全性无关,而是针对开发者的。当交易出现争议时,我们不会将交易提交法院仲裁。我们可能会让他们两个先打,看看具体的争议牌在哪里,然后指定一个指令,交给法院裁决。这将使价值证明更加安全。这是Arbitrum独创的多轮互动显示证明。落地的时候发现竞争对手也开始用这个设计了,所以这就是我们一开始和竞争对手不一样的地方。

另外,回到安全的问题,我觉得开心卷的特殊机制是,只有一个是诚实的。如果是挑战机制,就算你们100个里面有99个是作恶的,只要有一个是诚实的,就可以出来挑战。如果他真的诚实,法院肯定会赢他的案子,所以他不像其他机制那样真的需要大部分的诚实。这也是一种安全保障。

回答一下Sequence的问题,Sequence的设计叫sequencer,所以Arbitrum的sequencer不能判断交易是否正确,只能排序,所以不会导致用户资产被盗或者丢失,只能导致一些MEV问题。Arbitrum现在确实在集中排序器,Arbitrum本身也在运行,但下一步,我们会把排序器的去中心化作为第一要务。论文已经发表,Steve写的论文将作为原型设计音序器去中心化。同时我们也在和ChainLink合作,研究如何更好的去中心化音序器。

可以虚心看待这件事。Layer2还是一个很新的技术,需要行业内各类人士的加入,来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现在确实有一个MEV。如果你担心定序器的安全性,那也不会威胁到你的账户信息和数据,只是MEV的问题。现在正在和业内各种技术方协调,看如何更好的去中心化定序器。

芮(主持人):谢谢分享。的确,我之前看过不少关于sequencer的文章。我感觉未来音序器的去中心化将是在Layer2更大规模上让大家感觉更舒服的基础。接下来问一下作为跨链桥的Michael,Celebredge的托管是基于智能合约还是多签?在此基础上,你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来提高安全性吗?

迈克尔:刚才,你们两个就Rollup的安全性谈得非常透彻。的确,Rollup可能比现有的多重签名桥更安全,因为它具有底层1的安全性。从根本上来说,cBridge并没有以太坊Layer1一样的安全性,只是说我们的多重签名会比其他的多重签名跨链桥相对安全一些。

首先,我们更加去中心化。我们的跨链桥是基于PoS链的。目前这个链条大概有20个节点,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份,所以要攻击这个链条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是相对安全。此外,智能合约层也采取了很多监控和限流措施。例如,我们有一个独立的监测系统。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可能出现异常,我们可以暂时中止智能合约。

我想说一个我们做得比别人多的地方。大部分跨链桥都假设自己接入的每条链都是安全的,但是这个“假设”相对来说是不可靠的,尤其是现在一些较小的链会出现问题,比如大规模的重组,甚至这个链有时候会回滚。我们没有做这个假设,但是我们会对系统中一些更小更新的链做更严格的监控和限流,特别是限流。这样,即使底层出现问题,也不要紧。如果接入链本身存在安全问题,损失可以控制在很低的范围。

我们分析了之前跨链桥被黑的案例,觉得非常震惊和不可思议,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cBridge。CBridge主要依靠这样的安全措施,在各个层面做了很多防范和努力。当然,像常规的代码审计,包括一些赏金程序都是比较常规的做法。

另外,未来我们可能会对Rollup的部分Layer2访问采取更高级的安全措施,整合Layer2本身的安全性能,不作为一般的Layer1对待,在Rollup的基础上扩展其安全性,通过类似Rollup提现的方法整合Layer1的安全性,这是未来大概率会采取的措施。

芮(主持人):对,我一直觉得你说的这个逻辑有点像互联网产品里的实时监控逻辑。我一直都很尊重。在公测能力和产品思路上,确实和很多项目不一样,不一定是代码层面,更多的是设计层面。最后,我想问一下的郭先生。我理解ZK部门可能更依赖于零知识证明本身的安全性。我想问一下您对ZK安全部的保护和潜在风险点的看法。我理解零知识证明本身的加密曲线和加密方法可能不需要项目本身去担心这个问题。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史蒂夫郭:它只是回答了你的误解。

首先,ZK Rollup系统最基本的安全架构是基于底层密码学理论是安全的,基于椭圆曲线的计算底层是无懈可击的假设。大家都是基于这个假设来做这个系统的。但除此之外,除了密码学之外,还有很多安全方面的考虑。路引是第一个ZK卷系统。推出的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安全方面的考虑。比如我们都知道二层需要ecdsa的私钥和公链,但实际上是我们创造的。比如二层的公私钥都是由一层的私钥通过签名生成的,二层的公私钥可以在一层随时更改,保证二层的账户级别的安全性也是从一层继承的。

第二,Layer2一直有一个集中式的定序器,类似于刚才Arbitrum提到的定序器,或者叫事务匹配器和中继节点。假设万一中继节点开始无所作为,用户的数据怎么办?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我们从一开始就设计了这样一套机制,叫做最终的“逃逸模式”,这也是系统之初的考虑。

假设当前的层2继电器在两个星期后没有响应用户的请求,则整个系统将被关闭。一旦进入关机模式,所有用户都可以直接与一楼的智能合约进行交互,这就是所谓的最终“逃生模式”。

刚才Michael说了,比如常规的智能合约审计和bug赏金,包括一楼的智能合约。目前路印上的智能合约都是多签控制的,我们在升级前也设置了一定的时限,给用户一定的时间去反思。这些都是从安全机制上考虑的,我大概就讲这么多。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必须首先考虑。任何DeFi协议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设计安全性。

芮(主持人):说完了安全,也就是说开发者,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理解无论是中公链还是Layer2都需要大量的中间件,包括但不限于现有的数据服务,Oracle机器,以及包括虚拟机如何让用户开发更流畅的很多开发者工具。我们看到以太坊里的工具相当完善,有的是公司维护的,有的是社区维护的。他们可以把这些工具做得更好,也看到了Solana和Polygon在向它靠拢,做出更好的工具层,让开发者更好的介入。

你对这些基础设施有什么看法?我明白第二层和第一层都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做一个EVM链,也可能因为底层架构的原因,在各个方面给开发者带来不同的体验。请的郭先生先谈谈这个问题。我知道中录银是ZK卷。理论上来说,这种底层工具的搭建会更加困难。请问郭先生。

史蒂夫郭:我们需要相当多的模块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众所周知的Infura节点服务、ChainLink的Oracle报价服务以及Dune和The Graph等去中心化的数据指标分析平台来显示用户数据,这些都将基于以太坊现有的工具来构建。

此外,ZK汇总需要相当多的自己的工具链。比如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整个ZK汇总系统中有几个瓶颈。第一,你选择的ZKP算法有几个关键的计算因素,比如FFT变换,multiexp会导致你的计算受到TPS限制的瓶颈。你把证书提交到一楼,最终取决于以太坊一楼数据的消费成本,也会有TPS的成本上限。除了这两个已知的上限,我们会发现我们在实现系统的时候会遇到一个哈希计算的瓶颈,就像路引当时做的那样,所以我们必须做哈希计算并行化等一系列的配套工具,包括零知识的电路计算并行化,做动态处理。整个系统的构建必须保证ZK汇总系统的安全运行。

Rui(主持人):Nervos毕竟是一个异构链,一个UTXO和各种不同的架构。其实对于开发者来说,一个是开发者对链的理解能力,一个是能够让开发者更好使用的相关配套模块。你应该有特别的发言权。我想请你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以及你对现在Nervos上这些东西的看法。

Jan:工具链对于平台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新平台。我们踩过很多坑,吃过很多苦。就像刚才芮说的,Nervos是一个底层有以太坊的异类东西,所以在工具链层面从头开始,从头到尾都要重建。感觉以前有个IOS,现在要做安卓了。拥有一个Android内核是不够的。不知道观众是不是做移动开发的。Android有ADB和IDE,各种工具帮你开发调试。成熟的工具链是以太坊最强大的优势,因为以太坊从2016年发展至今,已经积累了七八年的工具链。以太坊刚开始开发的时候也很难受,因为我做过。以太坊推出前我用的是Solidity。那时候很难用Solidity,和现在很多新平台一样,其实比现在更差。因为现在大部分公链更注重开发者对资源的投入,但是以太坊刚出来的时候规模很小,更类似于普通的开源项目,没有文档。你根本不知道Solidity的函数只能传16个参数,超过16个就爆炸报错,非常痛苦。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家都觉得挺有用的。现在大家进入以太坊、Solidity、Dapp开发都相对容易。但是如果你想建立一个新的平台,你要做以太坊做过的所有事情,可能需要更短的时间才能赶上。

这是Nervos在开发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它缺少这些工具链。所以一开始我们自己做了很多工具,包括Mercury,Lumos,SDK等等。但是后来发现不仅是工具本身的问题,还有用户习惯或者开发者习惯的问题。如果说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是几乎很容易上手的东西,对于那些已经接受了以太坊、Solidity、Dapp的思维设计模式,并且已经学会了这套东西的人来说,那就是新平台开发中最难的事情了。

对于Layer2,以太坊的一些Layer2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以太坊的所有Layer2都必须使用EVM。ZK汇总可能存在此问题,因为ZK汇总可能会更改为虚拟机,并且在第2层上可能会有不同的开发体验。其实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对于开发者来说,如果ZK Rollup想做通用Rollup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很难做出一点改变。

对于ZKEVM来说,80%和90%可能是相同的,但5%甚至1%可能是不同的。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差别。很多开发者和开发团队都会因为这一点点差别而停止开发。这个坑被优选法踩过,我们自己也踩过,因为我们去年在Nervos上上了一个V0版的Rollup。这个版本可以认为95%兼容EVM,因为剩下的5%让很多开发者不愿意迁移他的代码,因为改变现有代码可能需要一些工作。

在本月底的会议上,Godwoken V1的版本基本上100%兼容EVM。事实上,它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确保与EVM的兼容性,这使得开发人员迁移的成本更低。剩下的5%的兼容性可能已经占了80%的工作量,所以其实还是挺费力的。

但总的来说,对于Nervos来说,我们觉得与其花更多的时间等待Layer1的工具链成熟,不如先在Layer2中做一个EVM兼容层,让开发者更快登板,更快上路。

所以对于Nervos来说,Layer2不仅仅是一个扩展层,可能性能更好。对于Nervos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EVM的兼容层,可以让开发者更容易进入Nervos生态系统。总之,工具链其实很重要,如果是用以太坊做异构平台的话。除了慢慢完成自己平台的工具链,还可以考虑是否做一些兼容以太坊的东西,也是一种选择。

芮(主持人):我完全理解。我特别理解你所说的,因为我之前也和一些EVM兼容的连锁开发商谈过。他们告诉我,这比直接在以太坊上开发要糟糕得多,因为底层架构的原因。所以他们会觉得有些点必须由foundation替我做。可能对于游戏项目来说,他对链条底层的逻辑理解没有那么深,也会导致游戏中与链条和资产互动的一些体验,这一点尤为重要。

这个时候我特别想问问阿尔比特鲁姆的妮娜。Arbitrum在构建开发者工具和开发者参考时会有这样的问题吗?还是你跟以太坊和所谓的底层一模一样?我大概看过你的论文,你的白皮书,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很想问问它,因为我觉得它会比我想象的更好,很多朋友会对它很感兴趣。在Arbitrum上开发和在以太坊上开发完全一样吗?还是会有一些差异,还是什么?

Nina:其实Arbitrum可以说是兼容性非常非常好。我们是字节级兼容,可能只有少数指令不支持。

事实上,自从Arbitrum上线以来,我们已经看到许多蓝筹项目首先迁移到Arbitrum。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用改,可能10分钟就完了,所以更多的是资源配置的问题,或者市场的问题,或者技术的问题。仲裁中心一直非常重视这一方面。包括我们即将进行的Arbitrum Nitro的升级,我们将支持WASM,这将使开发者的开发更加顺畅和顺利。现在开发者可以用任何他们想用的语言,任何他们喜欢的工具,我们都会支持。这是Arbitrum早期做出的战略决策,在随后的发展中我们也一直从中受益。

另外,在我们的生态建设过程中,试验网是去年5月份开通的,处于未经许可的状态。我们仍然会提交表格并向您发送邀请。事实上,我们当时并没有做任何审核,并不是说你在arbitaum上开发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而是我们想知道谁在arbitaum的生态中开发,这给了我们底层的基础设施和合作伙伴足够的时间来改善他们在arbitaum上的服务。

所以在8月份上线的时候,很多基础设施已经非常非常完善了,这个时候可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到我们的生态中来。到现在,我们把开发者的交互体验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公链是为开发者服务的,而不是为项目方服务的,开发者和项目方是为最终用户服务的。所以我们认为开发者体验必须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芮(主持人):这个确实很有前瞻性,全网从一开始建设的时候就会考虑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Arbitrum的很多思想,包括前期的建设,都是特别有前瞻性的,包括说整个验证的方法在当时是非常有创新性的,现在非常适应现在的环境,特别厉害。

也请迈克尔谈谈这个问题。我知道你也接近BYC,并在开发EVM方面有如此丰富的经验。站在开发者和项目方的角度,你怎么看待这些工具的完善性?我知道你连接了很多很多链,尤其是很多小链。你感觉如何?两者有什么区别?可能的问题在哪里?

迈克尔:刚才有几个人说得很好,尤其是简老师说的。95%和100%的区别对于开发者来说是非常非常大的,我们也深有体会。

例如,一些EVM相容链可能在一个地方不相容,但对它来说,整个桥的收缩必须分叉,分叉必须维持。因为合同之前已经审核过了,那一行稍有变动就可能产生安全问题,需要再次审核,确保没有问题。之前也有很多项目。审核后合同稍微改了一下,结果出现了安全问题,非常非常遗憾。如果能做到100%完全兼容,确实对开发者有帮助。

这是一个中立的问题。无论是最优性还是像刚才Godwoken的V0,可能都有一些前瞻性的设计。我觉得以太坊本身不够好的地方,可能是想在Layer2上有所进步和进化,但有时候走得太远,对开发者不那么友好。

比如Uniswap连接了optimization的第一个版本,他们改了很多代码,据说改了3000行,对我们来说应该是非常大的变化。账户抽象,包括很多原来的交易,是一个非常好的改进,但是可能走得太远了,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比如Layer2可以在完全兼容以太坊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扩展功能。使用WASM后,在100%兼容EVM的基础上,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语言的支持。相信后面的Layer2应该会有这样的考虑。还应该有Nervos,尤其是Nervos密码学的原语,非常灵活,所以肯定支持各种VM,不仅仅是EVM,还可以在VM层面进行扩展。

EVM本身确实有很多问题,尤其是现在整个市场都在放缓。EVM不像以前那么疯狂了,会把每个链条上的项目都抄下来。这已经成为过去。你可以静下心来想想EVM的问题,包括逐步做一些改进。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从开发者工具的角度来说,确实已经很成熟了,更大的连锁开发者工具会相对完善。就拿最基础的区块链浏览器来说,比如Arbitrum,Layer2可能直接用Etherscan。当然,这项服务并不适合你。让以太扫描作为浏览器帮助你。据我所知,这是一笔100万美元的开支。对于一些较小的连锁店来说就比较困难了。

还有一些链,比如Nervos本身,和EVM完全不一样,会被强制做浏览器,但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打磨,最后的效果和用户体验对开发者来说还不如Etherscan。当然,这是无奈的选择。

对于一个比较小的链条,我们往往觉得基本上够用了,但是在制度设计上会做一些调整。比如我们刚刚看了V0,所以暂时没有接入。他们从V1出来后,我们第一时间访问了一下,发现兼容性有了很大的进步,只有一点点不兼容。我们通过自己的抽象层来处理它,基本上它被完美地访问了。整个开发部署没有任何问题。这是我们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感受。

我们自己也开始做一些开发者生态。在其他情况下,当资产交联已经完善成熟的时候,我们也做了一个消息交联(CELLEIM)。这部分也属于中间件,可能不是底层,但属于中间件项目。尤其是在当前多链多层的环境下,它是多链应用必不可少的框架。通过消息交叉链接的框架,在不同的链之间调用智能契约。

这部分有很多相关的工作,比如合同,SDK,API。我们也在逐步打磨开发者的框架。现在Celelim生态系统也推出了很多应用,有自己的技术创新,比如一些跨链算法,跨链Dex。基于Celelim,我们还建立了NFT跨链基础设施。

目前合作伙伴反映的相对开发体验还是比较好的。当然,我们还在打磨整个开发者生态,希望有更多的开发者接入我们的消息跨链框架,做出自己的多链Dapp应用。

芮(主持人):是的,我看到了策勒和的消息。我可以找个机会再讲讲交叉链,因为今天主要讲Layer2,交叉链和中间件有很多话题可以讲。你刚才说的很多都可以开始,时间有限。下面进入下一个问题。

你如何看待模块化区块链和定制区块链?我刚才谈到的EVM链是100%兼容,95%兼容。我挖了一个洞,迈克尔把它填上了。刚才,迈克尔说,它可能是100%后的105%,所以我需要补充一些我自己的东西,而不仅仅是EVM Convaluable。

目前,有相当多的模块化区块链和定制链。我了解到BYC也有这方面的计划,包括magic本身也会有很多定制化的连锁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可能会出现很多EV链,包括游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从应用到协议都是一个范式。对于这款游戏,用户会越来越不在乎链。

下一个问题将更加哲学化和意识形态化。公链在面向应用的生态系统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位置?刚才大家也说了,开发商很重要,但是开发商长大了不一定给链家交税。这时候公链应该怎么处理自己?它可能想坐在和你平行的位置。这个问题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未来公链和APP是什么关系,是价值端还是用户端?

Jan最有权利回答这个问题。像DAS一样,它也是基于CKB密码原语,然后扩展到其他链。CKB密码原语的灵活性有许多可能性。我想请Jan先谈谈这个问题。未来更多的APP链会对公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简:这个问题实际上是Nervos项目的部分原因。首先,我觉得肯定会对公链产生影响,所以公链要尽早为这个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这个时代是区块链技术真正普及和广泛应用的时代。许多Dapps已经进入全世界80亿人的日常生活。你可能会像平时用滴滴打车、支付宝、微信一样用这些DAPPs,不会把它当成一个特殊的品类。这是DAPP,那是网页,那是普通的互联网应用,但是已经集成了。

这个时代一定会到来,至少今天所有参加Panel的嘉宾一定会相信这个时代一定会到来。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人们不在乎自己用的是什么公链,或者说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用区块链应用。这就像我们今天在做直播一样。没有人会在意我下面用的是TCP还是UDP。那不重要,不仅不重要,普通用户也看不懂。对于用户来说,他们不知道TCP是什么,他也不关心。

今天,用户关心的是区块链、第一层、第二层、PoW、PoS和UTXO这些术语,因为我们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这其实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是一个只发生在前期的现象,因为前期这个行业的人太少了。这个行业的人,依然可以说是最热情的群体。他们愿意比较各种技术之间的差异。我只是想用DeFi的应用。或者我就是想用什么应用,我愿意研究它是不是用共识什么的。我就想送个NFT,也很在意是PoW还是PoS,环保不环保。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和我们买小米手机的时候需要研究小米手机是不是不锈钢做的很像。这是少数人会做的事。

如果放眼未来,公链一定是最底层,不被大家关注的那一层,用就好。这时候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捕捉公链的价值。这个时候大家都不会先关心你,你也没有眼球溢价。第二,很多活动转移到了2层、3层、4层什么的。反正Layer1和Layer1上可能没有那么多交易,这是推论。这时,Layer1的经济模型如何捕捉整个生态的价值?这是所有公链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比特币网络,包括以太坊,都会遇到目前的问题。

以太坊之前面临的问题是状态扩张和整个节点的成本不断增加,以太坊手续费能否支撑整个节点的成本。现在要切换到2.0,以太坊的问题可能是经济活动是否往2层的上层走,1层的手续费能否支撑以太坊的节点成本。我们把这个叫做安全预算安全成本,和一个国家自身的安全很像。你必须收税来维持你自己的军队。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你的税从哪里来?目前以太坊上收交易税,交易越多,收的税就越多。但是当交易不再增加,上层生态越来越繁荣,上层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你怎么办?这就是问题所在。

内尔沃斯在这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内尔沃斯的经济模式实际上是土地税的模式。就像一个城市,比如以太坊就是一个城市。它的经济活动越繁荣,它的交通就越繁荣。我们对所有车辆收取通行费。这就是这样的经济模式。

Nervos的意思是,这个城市越繁荣,越多的企业会希望拥有土地在这个城市开展商业活动。我们征收土地税,每年纳税。这就是这样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即使将来这个城市所有人都建高楼,发展到更高的楼层,走在路上的人也很少。大家都在天上飞,路上其实也没什么人,但你还是会占地。这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一种是只考虑平房,一种是为高层建筑设计的。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现在很多新的公链也吸收了这个东西,比如Near等一些连锁。当时Near等人也来我们团队办公室谈过,我们交流过这个问题。我认为以太坊最终会面临这个问题。即使有了ERP-1559,依然是消费税的模式,而不是土地税的模式。这是我们认为公链未来要考虑的,Crypto也好,Web3也好,在整个生态成熟的时候。

回到Nervos的另一点,Nervos一直在提互操作性2.0的概念。事实上,他想说的是用户不需要了解CKB。如果您使用过类似于。Bit”或者在Nervos上试用过NFT的产品,可以感觉到使用的时候不需要了解CKB。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在支付手续费,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在使用CKB。甚至就像我刚才说的,当你使用Godwoken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你在使用以太坊。这对于Nervos来说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我们希望用户不需要知道CKB,但在这种情况下,CKB仍然可以捕捉价值。所以我觉得未来一定是这样的。

芮(主持人):我的问题也是基于上一个问题。这些开发者工具的终点在哪里?我个人认为,除了你刚才说的便捷、优质的体验和开发者体验,公链上还有很强的可组合性,这是Crypto最奇妙的地方。后面我还想问迈克尔,应用层面的APP链的可组合性能有多大效果。

在此之前,我想问问阿尔比特鲁姆的妮娜。我知道阿尔比特鲁姆也有一些原生态,包括GMX,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它后来选择在雪崩中迁移到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拐走?不知道这个形容词对不对。你对自己的生态有什么看法?你选择另一个链条,自己收税,做一个子链条。这个我挺好奇的,包括你也提出了Layer3的观点,包括在Layer2上再做一层Layer3。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尼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首先,因为我们和GMX团队的关系非常好,包括我们现在和他们的密切合作,他们也参与了即将推出的奥德赛活动,所以我觉得GMX不是我们的孩子被拐跑了,而是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有了一些新朋友,他们在雪崩生态社区还是很活跃的。

此外,还有谈论多链和多层的不可避免的未来。我觉得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协议,除了游戏协议,都不需要多链,因为难度更大,NFT项目更难走多链,但是像DeFi协议,大家都在走多链策略,所以我觉得这是必然的。对于公链来说,我们更看重的是他们会把自己的资源放在哪里,因为DeFi协议的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每个公链都有自己吸引资源进入自己生态的招数。

对于DeFi协议来说,无论是选择自建子链,还是选择身处一个生态,其实它的问题在于它是否想占据公链生态中的资源。如果你在Arbitrum这样的通用链条上,你可以在Arbitrum生态中获得用户,你可以获得非常完善的底层架构,你可以获得安全保障,你可以获得生态中其他项目的可组合性。如果你选择自己做链条,这里面可能有很多东西需要选择。

这其实是链条之间信息沟通不是特别完善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也许有一天,消息跨链等各种跨链基础设施做得特别好,包括连协议方都感觉不到链的区别的时候,也许那时候就不是问题了,也许那时候我们考虑的东西就不一样了。然而,可组合性的选择仍然是一个大问题。想做自己的银链,就必须放弃一些在大公链生态中可能得到的机会。这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芮(主持人):我知道了,迈克尔,该你了。你自己说你做邮件交叉链接。想问一下现在的消息交联能达到什么水平?我知道邮件需要几分钟才能交联。没有办法实现公有链内的可组合性和链间的可组合性。APP链越来越多。对此你怎么看?我理解这些游戏很多都是因为能做才好的,但是DeFi等人很难放弃可组合性。请问现在技术发展到什么阶段了?还有你怎么看待APP链的火爆?

迈克尔:首先,时间。四五分钟更多的是安全问题。我们可以更快地改进它。例如,他们都是头EVM,我们可以缩短和调整时间,当我们知道它的安全性。这不是一个严格的时间。目前以太坊是PoW的时候,等待更多确认比较稳妥。这个时间不严格,必须是4、5分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它也许能达到IBC的水平。

整个EVM缺乏跨链的标准。以太坊本来就很分散,从一开始就不是为跨链设计的。像V神或其他人一样,它没有推动标准,也没有像宇宙和IBC那样的标准。这也可能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都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个人觉得最后会有一些标准。正如Jan老师所说,TCP/IP标准会逐步形成,但我感觉还需要一段时间。

刚才说到业务链,这两天也是大新闻。dYdX从Starkware迁移出来做自己的基于Cosmos的应用链,对以太坊社区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其实我个人并没有那种感觉。个人感觉整个公链,Layer2基础设施的发展,半导体的发展,都有点像。每个人的需求都会在定制和标准化之间摇摆,大概是每十年或者多少年一次。这很有意思。每个人最初都有一个CPU。后来我们发现CPU的图形显示性能不够。我们开始做GPU,然后开始做ASIC。ASIC之后,我们从专业化发展到通用化,像苹果M1芯片,高度集成,所以会有周期。每个人都会想做一段时间EVM,然后想做应用链。也许再过几年,每个人都会做更进化的EVM,所以这也是一个摇摆的周期。我觉得区块链的工业和半导体真的很相似。

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应用链是Cosmos比较流行,它的跨链和链间可组合性非常好,尤其是into-account,可以让原生消息跨链。我相信这个东西在EVM之后也可以做,尤其是从以太坊转换到PoS之后,因为它可以在共识层面验证消息块头,它可以有能力在共识层面把这个东西做出来,让它更规范。所以我不太担心。

但是不能和同链上的可组合性或者同构的可组合性相提并论。个人觉得这个东西不是特别缺,因为一旦存在,大部分都是矿工和节点套利。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感觉同步可组合性意义不大。DeFi所谓的可组合性,可能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重要。如果你在不同的链条上有套利机会,就有点像不同的交易所。所以,我还是乐观的。我认为应用链和EVM都可以通过Celer messages的跨链框架打通EVM的链。当然,我们已经在连接一些非EVM连锁店。

目前可以通过跨链桥打通消息跨链,让用户在一条链上无意识的做,在另一条链上操作账户和合同,这其实是很低意识的,甚至是无意识的,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整个事情后来在这些链条之间交叉到一个更低的层次,更低的层次形成协议和标准,体验可以更好。以上大概是我的看法。

芮(主持人):你刚才说的两点,谈起来比较发散,但是今天确实没有时间。一个是关于标准。事实上,区块链的协议如何成为标准,更多的共识才是标准。大家都认可这个协议,那么这个协议就成了标准。然后是MEV。不同公链不同Layer2 MEV的话题经久不衰。老实说,我今天不想谈MEV。我觉得这还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我可以说一整期的MEV,但今天我会更多的说一些市面上比较多见的大牌,以及这些名字背后的观点。

我想问问郭老师对这部分申请类型有什么看法?我理解尹仲更关注交易,可能更需要关注以太坊的交易部分,包括ZK Rollup,去年主要是交易,ZK没有广泛使用。我想问的下一个问题是ZK EVM,ZKEVM,这是你已经了解并读过的东西。

我想一起问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些应用程序链将打印未来之路和其他ZK EVM和ZKEVM。你认为这件作品怎么样?如果ZK EVM和ZK EVM的生态出来了,会受到APP链的冲击吗?还有一个就是你现在对ZKEVM和ZKEVM的看法如何,什么时候会大规模商用,是否是所谓的下一个大趋势?最后一个大趋势是公链的扩张,下一个趋势是去ZK?我也不知道。

史蒂夫郭:只是两个问题一起回答。先说第一个问题,这也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今天大家看到dYdX说要做自己的APP链。事实上,我对dYdX做出的这个选择并不感到惊讶,因为路引也在2019年做出了选择。2018年底,我们也在开发基于Tendermint共识引擎的侧链。当时的想法是,这个侧链是兼容EVM的,路引的协议当前版本是作为这个链上的Dapp部署到侧链上的,专门用于交易。同时,我们也在研究ZK汇总的当前方案。最终,我们选择了ZK汇总的这一方案,因为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所关注的高频交易转移场景中用户资产的安全性。如果采用侧链的思路,或者说APP链,说白了就是用APP链来保障用户的资产安全,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所以我们最终做了一个决定,沿着ZK Rollup这条路一路走下去,但那只是我们自己基于路印协议目标的选择。不同的应用程序和不同的协议有不同的问题,每个人都想尝试解决。

比如dYdX的选择,他想做高频交互,1000TPS估计满足不了他,最终可能会到几万TPS。在以太坊的dan sharding和进一步降低链上数据成本的整个方案出来之前,它要想现在实现,只能做一个APP链来实现它现在想做的目标。这只是一个例子。像GameFi,如果它想把游戏的逻辑上链,自然只能自己做APP链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是否选择APP Chain,是否选择Layer 2的各种方案,完全取决于应用想实现什么。所以我觉得未来一定是一个多链多层架构的体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链或者层,比如APP Chain chain或者Layer 2。这是第一个问题,我这么理解。

第二个问题是ZK EVM和ZKEVM之间的区别,或者说每个人目前都在进步到什么程度。我将用一句话来谈谈ZK VM和ZK EVM的区别。区别在于之前提到的Jan是不是100%字节码字节级兼容,只有100% EVM字节码兼容才能叫ZK EVM。

例如,众所周知的ZK同步和Starkware支持两层通用计算。事实上,他们的实现本质上是ZK VM,他们还没有实现100%的兼容性。例如,以太坊基金会正在进行的应用ZKP项目是100%字节码兼容的。正如Jan、Michael和Nina所提到的,这种兼容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开发者来说,如果是100%兼容,我10分钟就能部署好,而且可以随意切换,无缝使用,对开发者特别友好。所以我很乐观,我们最终会去ZK EVM,我们也在沿着这条路走,未来也可能基于ZKEVM推出自己的通用二层。

至于像优化汇总这样的方案,我认为与ZK汇总相比完全是另一个派别。我们来看看如何根据每个人的需求来选择。毕竟,理论上最优累计比ZK累计便宜。同样,这取决于您的应用程序场景来决定您将部署哪个链和哪个层。这是我的重点。

芮(主持人):谢谢郭先生。这个观点真的很有意思。在ZK领域你应该算是特别资深的了。你一直在这个领域发展和研究。我从你的角度学到了很多。

接下来问Jan老师,Jan的Nervos老师也做了一个CKB VM服务器,最近也加入了。我知道你一直在研究ZK和ZKEVM。看他们怎么做,包括你怎么做。我对ZKEVM的一些事情很好奇,包括你说的话。

百分之百兼容,也想请教一下您怎么看待以太坊最近在推的ZK EVM、ZK VM,其实是以太坊最主流的一帮人在推的,您之前也是以太坊的核心开发,想问一下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Jan:首先我们也觉得ZKP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从我们自己的判断来说,可能还是有挺长的路要走吧,因为ZKP之前研究历史很长,但是蓬勃发展也就是近两年,肯定是受了很大的Crypto力量的推动,最近在蓬勃发展。

这两年ZKP方向的论文,各个环节的论文都在爆发,像zk-STARK就是Starkware这个团队比较著名的方向,但其实也有很多其他的,包括Nervos自己也有研究员做ZKP研究,但是我们在做的ZKP研究还比较偏理论层,更加偏数学,我们还没有走到能够把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地步,这可能和路印这样的前辈项目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现在我们也不是那么着急做结合,感觉还想再观望一下理论的发展,理论这块儿还是有非常多的可能性的。

从VM本身来说,CKB-VM是Layer1的VM,它和ZK VM、ZK EVM有角度的不同,因为ZK VM想要实现的目标是方便Proof的生产,Layer1的VM目标是尽可能支持更多的Proof的验证,因为一个在Layer1,一个在Layer2,Layer1和Layer2的关系一个是生存,一个是验证,一个是阴,一个是阳。

所以我觉得大家设计的目的不一样,角度是不一样的,对于CKB-VM来说,它关心的不是我们要怎么调整VM的结构和设计更方便的生产零知识证明,而是我们怎么样可以更好的支持密码学的原语,可以验证各种零知识证明算法产生的证明,甚至说有可能理想中的零知识证明的算法现在还不存在,因为这个领域在蓬勃发展,这个算法可能是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才出来,我们怎么样能够在今天做一个设计,能够很好的向未来兼容?这是CKB-VM的角度。

在这点上,CKB-VM和同样作为Layer1虚拟机的EVM或者WASM的想法是不同的。包括EVM在内,想要向未来兼容的方法实际上没有的,兼容的方法就是硬分叉,不停地加precompile,以太坊是直接加入了做零知识证明的precompile去支持上层的ZKP应用,这也是为什么在以太坊上很多ZK Rollup的路线已经可以做了,但是它的问题是,如果我们需要兼容一些新的算法,不是zkSNARK或者zk-STARK的话,我需要再做硬分叉加新的precompile。

CKB的思路是尽可能保持虚拟机的抽象,不要依赖人为的硬编码去增加ZKP原语的支持,而是说希望可以做到大家用写智能合约的方式去写ZKP verification的合约,它不需要底层任何特殊的支持。CKB-VM做到这点的方式也是我们选择RISC-V,而不是选择直接用EVM的原因。选择RISC-V是因为RISC-V是为硬件设计的指令集,在工业界有非常成熟的工具链,TCC、LLV、VM、C、Rust的语言都可以直接编译在RISC-V上跑。之前大部分密码学算法都是C实现的,现在很多新的密码学算法都是Rust实现的,这些都可以在CKB-VM上很好的运行。

但有这里边也有非常大的技术挑战,虽然能够运行,但是效率可能不高,这是为什么CKB-VM会去尝试加入新的指令集,比如说向量指令集,比如说大数指令集,希望通过这些指令集配合编译器优化的技术,让所有的密码学算法在编译之后能够高效运行在VM上。这个思路和EVM支持ZKP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更加通用的思路,一个是更加practical的思路,也不是说EVM不好,大家的思路不一样,EVM 想的是我现在只能做这个,那我就加一条precompile进去,我也不管那么多了。能够看到,以太坊是在走这些路。

但我觉得,可能到某个时间点,如果确实有必要的话,CKB-VM可能也会有precompile这样的东西加入,前提是如果我们自己对VM的优化速度赶不上行业发展的话,那也没办法。但是现在来看CKB-VM还有时间去优化,这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在做向量指令集,计划明年把向量指令集加进去,看能够给密码学原语带来多大的计算空间,这里面还需要有不少的工作来做。总的来说,大家的思路非常不一样,EVM、CKB VM、ZK VM,大家的角度都是不一样。

Rui(主持人):明白明白,您这段说了很多有价值的,我可能还需要回头看CKB VM,再去学习,确实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站在投资角度,我本身做一级市场投资,我觉得更多是建立标准,CK BVM作为未来团队最接近做Layer1标准的点,这是我非常respect的,像刚才说的应用层关于开发者的开发工具,包括CKB VM,包括您这边这一套和EVM兼容的Layer2,区块链链上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公链,我们看到公链这个点上您和您团队做出来的努力,这点非常厉害。

下一个想问一下Arbitrum的Nina,我理解当中Arbitrum用的是乐观卷Optimistic Rollup,我理解中以太坊基金会也在推ZK EVM这套体系,我也有听朋友说未来Arbitrum、Optimism都会引入ZK EVM,让整个体系变得更便捷。想问一下听以及Arbitrum是怎么看这件事的,你们会去拥抱潮流吗?还是说你们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Nina:在几个月前我们有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解释了我们为什么选择了开心卷这个技术,而没有选择零知识证明这个技术。现在大家说ZK是未来的趋势,是拿ZK EVM两年之后的成果跟开心卷今天的成果做比较,技术上是有时间差的,不能这么做比较,出去你要说ZK EVM是两年之后,那你同时也要考虑开心卷两年之后会是什么样,我们来说未来哪个是以太坊二层的未来。当然不是说一定要二选一,只是说现在大家在认知上有些偏差。

我特别喜欢刚才郭老师的观点,其实没有任何一个技术是适用于所有应用场景的,包括链上的数据可用性、包括安全性、包括交易费,都是有光谱的,没有人把技能点点在了所有点上,大家都是自己点自己的技能点,肯定是根据你的应用场景选择一个适合你的选择方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是Arbitrum One,因为我们还会有Arbitrum Two、Arbitrum Three,包括我刚才说的我们很快会有Any Trust类似于侧链的解决方案上线。

另外ZK链上的部分现在看起来比较便宜,但它要生成零知识证明是非常非常贵的,如果大家现在看一下Starkware的区块浏览器的话,他们上一次向Layer1提交数据已经是差不多17个小时之前的事情了,原因就是他们生成零知识证明需要非常非常长的时间,非常昂贵,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像今天的开心卷一样,像今天的Arbitrum一样,基本上每几分钟就会上传一下我们的数据。虽然Starkware安全性有以太坊一层保证,但是他们在过去的17个小时是没有被保证的,这也是ZK EVM现在技术的局限性。

刚刚问到会不会拥抱这项技术,我们当然是拥抱这项技术的,我们内部团队一直有同事在非常紧密的研究ZK方面技术的进展,如果有一天确实ZK技术进展到一定程度,它的可用性、经济效应、技术成熟度都达到了,都超越了开心卷的话,那我们没有必要在一条链上磕死,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服务更多的项目、服务更多的用户,而不是死磕开心卷这一件事情,如果真的有一天到了那一步的话,我们当然会考虑再做这样的技术方案服务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

Rui(主持人):其实关于Starkware的新版本我也一直有在跟,包括新的验证形式还挺复杂的,现在也有团队在往更新的方向走,没有办法,因为ZK只能通过硬件来加速打包的过程,这也是ZK系统的局限性。这方面郭老师还会有很多话聊,但说实话今天确实时间有限,我们已经超了半个小时了。最后问一下Michael,未来Celer有没有加一些ZK Celer的打散?

Michael:在Optimistic Rollup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说实话ZK更多处于理论研究和调研状态,当然对于跨链桥来说,如果有ZK证明的话,它对安全性肯定可以大大增加的,所以Celer目前短期内没有计划,但是我们也在持续关注这一块儿。

比如说像跨链这一块儿是属于特定的应用,相比起ZK,现在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了,如果需要将ZK VM套用到跨链桥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工程量和比较未知的技术难度,但如果用来做特定的应用对ZK还是相对比较容易能够兼容的。所以我们会保持open的心态,是有可能的,但是短期内没有这样的计划。

Rui(主持人):今天也聊了挺多,都是很有意思的内容,中间有挺多点都还蛮有继续沟通的空间,希望下一次万向区块链还有机会再组织我们针对新的品类再聊一些更有趣更深的内容,包括安全性,这是公链Layer2大家最关心的东西,包括开发者最关心的工具,怎么样有更好的工具,现在公链上能够给到大家什么样的工具,聊了关于ZK EVM这些很新的话题,我自己也需要消化一下,今天先这样,未来有时间可以再做一些新话题的更深讨论。感谢四位的时间,谢谢大家!

广告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区块链网站|NFTS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klwz.com/jzb/avax/61624.html

作者: 玩玩此款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