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站|NFTS 比特币介绍 比特币是货币吗?

比特币是货币吗?

广告位

比特币是不是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货币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演变。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冲击了现有的货币体系,旧的理论已经难以解释新的货币现象。本文对货币的本质进行了重新探讨和分析,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共识”,其中包含三个核心论点:

(1)货币竞争:货币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货币竞争史。最终,旧货币输给了新货币,私人货币输给了法定货币,主权货币之间的竞争导致一些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

(2)货币的本质是共识:货币信用的背后是对货币的信心,信心来源于人们对货币达成的“共识”:人们都认可并接受货币,从而保证手中的货币不会变成一堆废纸,可以交易。从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战后德国对香烟货币的讨论中可以发现,政府信用担保的货币只能加强共识,而不能创造共识。对货币的共识来自于历史习俗、生产劳动、自然环境、生活经历、技术进步、具体事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不同货币之间的竞争是货币的旧共识被新共识取代,从而完成新旧货币的更替。

(3)货币共识中有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由一个抽象或具体的符号形成的价值单位,如计算机上的一串字符和实物;第二,有一个账簿系统,不仅可以用来记账,还可以把自己账户里的资产或者负债转移到第三方账户,也就是这个账簿可以用来清算结算。区块链技术正好可以提供这两个基本要素,所以可以用来生产数字货币。

比特币的货币之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哈耶克的问题:由于其固有的缺陷,比特币要想成为主流市场认可的货币,必须有较高的收益,但这种高收益的背后是更大的波动性,而具有价值尺度的货币的特性排除了这种高波动性。

风险提示:数字货币高风险,区块链技术发展初期不成熟,政策监管态度不明朗。

文本1。引言比特币自诞生以来,一直伴随着一场关于其是否具有货币属性的争议。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发文将比特币定义为虚拟商品,但随着2017年以来比特币价格的快速发展和泡沫的迅速破灭,这一问题再次成为热点。在货币越来越虚拟化的今天,研究者在分析加密数字货币时往往会忽略两个问题:一是如果仅仅从传统货币理论的角度去研究,那么在分析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就像金本位时代的人目前无法想象那么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样;第二,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必须重新讨论。从最早的“货币金属论”到“通用等价物”再到现在的“流动性”和“信用”,人们对货币本质的讨论一直在与时俱进,抛开货币本质谈加密数字货币的本质只是空中楼阁。

在市场经济中,金钱随处可见,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金钱。几个世纪前,当黄金和白银被用作货币时,人们普遍认为,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普遍的等价性。所谓“金银自然不是钱,钱自然是金银”。其实可以追溯到古代。每一种货币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某种商品联系在一起,如贝壳、织物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货币。后来金属商品取代天然商品成为货币。然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即停止以每盎司35美元的固定价格将外币兑换成黄金。从此,货币与实物脱钩。纯纸币其实一文不值。最近二十年,货币越来越数字化,货币逐渐成为一种记账货币,——,一串只存在于电脑和手机屏幕上的数字。

因此,似乎货币不仅仅是充当普遍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也有经济学家把货币理解为市场交易的媒介,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体,主要用来辅助交易,并据此介绍了货币的发展演变过程:易货普遍等价物金银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数字货币。

但这种认识只是从功能上对货币进行了肤浅的描述,并不能说明一些基本问题:为什么人们接受央行发行的白皮书作为交易的还款工具,而不是某个人发行的白皮书?

在《货币的祸害》一书中,弗里德曼介绍了雅浦岛的石币。雅浦岛上的钱币是重达几千公斤的石轮,称为飞币。处理的时候,居民不需要把这些沉甸甸的石币搬来搬去,而是在墙上做上标记,表示所有权已经易手,石币还躺在原主人的家里。《货币野史》的作者费利克斯马丁认为,货币实际上是由信用账户和清算系统组成的机制,所谓的黄金和纸币只是用于交易和记账的代币。

所以,货币是信用机制,是能够实现商品交换的担保或信用,而不是货币物质本身。纵观整个货币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实物货币的早期形态中,由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所以可以用货币“包销”,可以说是货币本身的信用使得人们愿意接受实物作为支付的货币;纸币时代,货币是政府发行的,其根本经济基础是政府税收和支出。货币的信用就是政府的信誉,“法币”就是政府会接受纸币来还债和纳税。但是,为什么在私人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时,仍然接受这些纸币呢?弗里德曼认为,这是因为人们相信其他人会接受这些钞票。这些钞票之所以值钱,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们一定值钱。这就是著名的小叮当效应。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央行发行的纸币有价值呢?这种想法是凭空产生的吗?显然不是。那么是来自政府信用的保障吗?如果是,为什么中国人交易时只接受人民币,几乎不接受越南盾或墨西哥比索?虽然这些货币的政府信誉还是不错的。是政府禁止强制使用本国货币造成的吗?那为什么国内一些博览会私下接受美元或者欧元呢?

再深入一点,我们会发现,金钱的本质是一种“共识”。其实,货币信用的背后是对货币的信心,而信心来源于人们对货币达成的“共识”:人们都认可并接受这种货币,从而保证手中的货币不会变成一堆废纸,可以交易。

当地居民之所以愿意使用本国货币和几美元、欧元,是因为人们对此已经达成了“共识”。——人们在交易时都认可和接受这种货币,但不使用一些小国的货币,因为人们对它没有达成“共识”,这将导致使用时不接受等障碍。所以,是“共识”给了人们使用这些货币的信心。

从亚坡石币、弗里德曼、马丁等人的观点来看,我们认为货币的共识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由一个抽象或具体的符号形成的价值单位,如计算机上的一串字符和实物商品;第二,有一个账簿系统,不仅可以用来记账,还可以把自己账户里的资产或者负债转移到第三方账户,也就是这个账簿可以用来清算结算。为了使货币体系正常运行,有必要就这两个基本要素达成共识。

正如沃尔特沃尔特白芝浩在文章《Lombard Street》中所说,“信用可以增强,但不能创造”。从整个货币发展史来看,对货币达成的共识来自于历史习俗、生产劳动、自然环境、生活经历、技术进步、具体事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到信用货币。随着用某物作为货币习惯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某物是货币,它有多少价值,如何记账,如何结算”等等的共识观点,从而完成了新旧货币的更替。

长期以来,政府垄断了货币的发行,给人的印象是发行货币是政府的特权。事实上,政府信用担保的货币只是强化了共识,而不能创造共识。货币的更替只是共识的变化过程。——旧共识逐渐被新共识取代,这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而不是凭空创造一个新共识。

弗里德曼在《货币的祸害》一书中介绍了几个案例,我们仍然可以用它们来证明上述结论。第一个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政府发行了新货币,但直到1924年,苏联政府成立7年后,市场上才出现沙皇时代的纸质卢布。这是因为有些人还抱有沙皇会卷土重来的幻想,所以这些沙皇卢布还是被公认为替代货币。

另一个案例是二战后德国的情况。当时是1950年,德国马克纸币再次成为统一的流通媒介,弗里德曼作为负责马歇尔计划的政府顾问前往德国。但弗里德曼在一家加油站加油时碰巧身上没有德国马克,但帮他加油的德国女人却愿意接受弗里德曼在法国买的香烟。虽然弗里德曼在法国的美军小卖部买了一根烟只花了一美元,但对那个德国女人来说,它值四美元,可以换满官方的汽油。正如弗里德曼所说,外国人常常惊讶于德国人喜欢香烟,愿意出高价购买,但对德国人来说,这些香烟不是用来吸烟的,而是用来交易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货币现象更能说明这个问题:1971年以前,美元可以兑换黄金,黄金是货真价实的;1971年后,美元不能兑换黄金,以政府税收和支出为基础;从客观的角度来看,1971年以前,美元的信用程度明显更好,因为1971年以后,你可能无法像以前那样用35美元换来等量的黄金。但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结算工具已经深入人心,所有的国际商品和货物都以美元计价,所以人们已经达成共识,人们承认并接受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货币。

3.比特币的货币属性争议目前,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是否属于货币,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通常会遇到以下观点:

一种是比特币不值钱,所以不是货币。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在上面,我们讨论了货币的本质,而价值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描述。尤其是在不可兑换纸币作为货币的当下,纸币与黄金脱钩,货币的价值只存在于人的概念中。人们相信政府会接受这些不值钱的纸币来还债或纳税。在神仙效应下,大家都相信这些纸币是有价值的。

所以,其实货币的价值还是一种共识,政府的信用担保和强制流通措施增强了这种共识(就像你不会接受一个小政府担保发行的货币,政府只能增强共识,而不能创造共识)。当然,共识也受到历史习俗、生产劳动、生活经历、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具体事件等因素的影响,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历史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变化的。这正如弗里德曼所说:“这种统一的、被广泛接受的交易媒介能否延续,取决于既定的惯例:我们整个货币体系的存在,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约定,这从某种角度来看,无异于虚无。”

那么比特币有价值吗?我们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这取决于人们的共识。正如仙女效应所反映的:当人们相信别人会接受比特币,每个人都认为它有某种价值的时候,那么比特币就一定有价值。当人们对比特币没有达成共识,不相信别人会接受比特币,认为比特币只是互联网上的一串字符(其实就是),那么比特币就没有价值。因此,与其纠结于比特币是否有价值,不如深入研究人们是否会达成“比特币是一种货币”的共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比特币正处于共识的形成期,最终能否达成共识还是个未知数。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使用比特币,但其高风险和高波动性会阻止人们进一步持有和使用它进行交易。比特币的高风险和高波动性将在下面讨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信用交易和信用货币,而比特币属于商品(替代)货币,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不能作为货币使用。事实上,如果你仔细阅读中本聪关于比特币《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的论文,你可以发现加密数字货币就是网络上的M0货币,也就是网络上流通的现金;目前其他电子支付货币实际上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体系内的货币(多为活期存款或部分市场资金,属于M1或M2的范畴),这些货币是银行负债,即信用货币。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分散交易,而目前的电子支付货币实际上是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中心的集中交易。M1和M2是在M0的基础上形成的。只要有更多人认可比特币,就可以发行基于比特币的信用债。在没有更多人认可比特币的情况下,谈论基于比特币发行的信用债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一些数字货币交易所已经开始了融资和融币业务,目前也出现了一些数字货币贷款。

当然,目前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因为比特币的总量是固定的,根据货币数量流通公式,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实际产出的增加,价格会下降,价格的下降会导致产出的减少,进而降低需求和工资水平,最终形成螺旋式通货紧缩,所以比特币是一种通货紧缩的货币。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是没有意识到比特币其实就是代码,代码是可以修改的。事实上,只要比特币社区能够达成共识,通过硬分叉就可以将比特币的数量上限变为无穷大。比如另一种重要的加密数字货币——以太坊,2016年由于黑客攻击,以太坊社区出现分化,以太坊出现硬分叉,出现了以太坊(ETH)和以太坊经典(ETC)两种加密数字货币,而以太坊维持了——原有的发行机制,通货膨胀率降低,总量不设上限;然而,以太网经典已经修改了代码,并将其转换为固定金额的加密数字货币。

比特币到底是不是货币,其实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共识逐渐形成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在交易时接受和认可比特币。比如9年前的2010年,你用比特币购买商品,没有人愿意接受。然而,2019年的今天,日本等一些国家已经取消了比特币的消费税,发放了比特币的交易牌照,承认了比特币交易的合法性,出现了比特币ATM机。目前,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购买比特币,越来越多的商店支持比特币支付。如果这些人不认可比特币,交易时会接受吗?

正如哈耶克所说,货币的发行从来都不是政府垄断的特权,只是因为政府的长期垄断,人们才有了这种印象。从货币发展史来看,货币本身的演变发展过程就是不同货币之间的竞争过程:金属货币与纸币的竞争,私人货币与官方货币的竞争,主权货币与世界货币的竞争。最后更占优势的一方胜出,形成共识,被所有人接受。货币从黄金到纸币的演变,17世纪英国银行纸币到英镑的演变,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货币的美元化,比特币以其伪匿名、总量固定、网络化等优势挑战现行货币体系的现象,都体现了上述竞争。

所以,目前比特币还没有得到主流市场的认可,也不是货币,但正在走向货币的路上,初步具备了货币的一些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比特币最终会成为货币,它最致命的缺陷是价格的高波动性。货币必须具有价值尺度(计量单位)的特征,但比特币要想成为货币,其价格的高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困境可以称为“哈耶克困境”。

4.哈耶克的问题很多比特币的信徒和传道者都喜欢引用哈耶克的“货币非国有化”理论,作为比特币成为主流货币的理论支柱。哈耶克认为,过去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实际上是由于市场中最重要的自我调节成分——货币被政府控制而不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因此,哈耶克主张货币不应该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而是允许私人(银行)发行有竞争力的货币。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质量高、价值稳定的货币才会形成对这种货币的需求,质量低的货币就会被淘汰。所以任何货币发行者都会保证货币的高质量和购买力的稳定,而购买力的稳定意味着没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然而,哈耶克在考虑货币的市场竞争时,只考虑了货币质量的稳定性,而没有考虑替代货币的成本。这种成本通常来自于粘性成本(人们需要更换和重新适应新货币的成本)和货币兑换的损失成本。所以,在两种货币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种货币要在竞争中超越另一种货币,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该货币的收益来吸引人们购买。正如我们在现实中观察到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香港购物时,人民币普遍遭到拒绝。2007年后,人民币逐渐比港币贵,内地游客也可以用人民币在香港旅游,香港人开始储备人民币以获取升值收益。

比特币不是政府发行的货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信用程度远低于合法的数字货币。面对法币竞争,人们必须有更高的收入才能获得普通人的认可,否则,人们根本不会把自己的法币兑换成比特币。正如我们所见证的,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随着比特币价格的飙升,从2017年初的1000美元飙升至2017年底的18000美元,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这一年中,更多的商店和个人接受了比特币支付。

然而,正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无现金纸币缺乏锚。因此,货币不再像以前那样稳定;由于缺乏锚定,更重要的是缺乏政府信用作为保障,比特币要想取代主权货币成为流通货币,必须有更高的收益。然而,这种高回报的背后,是高风险和高波动性,而价值的稳定性是成为货币的必备要素。

这是比特币走上货币之路的最大问题。我称之为哈耶克问题:比特币由于其固有的缺陷,要想得到主流市场的认可,必须有较高的回报,但这种高回报的背后是更大的波动性,这是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特性所排斥的。

这种困境并不意味着比特币不能成为主流货币。比如比特币,早期通过高收益吸引了大量信徒。当比特币的接受度达到一定阶段:当人们以巨大的成本抛弃了比特币,转而使用其他货币时,比特币不需要高收入来吸引更多的用户,于是变得稳定。这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比特币能否克服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广告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区块链网站|NFTS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klwz.com/btb/btbwhy/44782.html

作者: 未来已来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